04 護肝五步曲 中醫治未病

現代醫學認為,肝臟很容易患上如甲型、乙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肝硬化等疾病,其中以肝癌最為嚴重。一旦患上肝癌,病情發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處,正是在於發病初期並沒有特別顯著的症狀,因為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沒有痛感神經,小毛病不會早些表現出來,一旦感到肝區疼痛,則是因為肝臟腫大了,肝固有之包膜束縛了炎症水腫肝組織、牽動了周圍的筋膜組織及器官,從而引起肝區疼痛,所以肝腫大是一個重要的體征。此外,肝臟的代償功能是很強的,只要還有三成的肝臟功能在起作用,仍然可以維持日常生活,從不叫苦,所以肝臟又被譽為“頑強的器官”。正因為肝臟具有“沉默”和“頑強”的品格,大部分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這也正是醫生稱肝病為“最大的隱形殺手”的原因。

導致肝損害最常見的病情是病毒性肝炎,臨床上,由於肝炎病毒喜歡侵襲肝臟,在肝內繁殖及複製,所以也叫“嗜肝病毒”,這些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型及庚型的病毒。甲及戊型肝炎病毒是消化道傳染,乙、丙、丁及庚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染。現今生活緊張,醫護界及藥業界常常針對不同型的肝炎病毒,提供不同檢測及藥物,方便都市人採取不同的措施去保護肝臟,改善體質,延緩衰老:可惜,效果並不理想。

肝病是全身性疾病,中醫認為肝臟是五臟六腑之將軍,調暢人體的氣機,促進脾胃的運化、調暢情志,肝臟有臟血及調節血量的功能,與人體的氣血不足、出血或血液濡養不足的病變息息相關。日常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中醫有“上工治未病”的概念,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利用中醫藥治療肝病的優勢,就可以活得更舒泰。

護肝第一步 遠離肝損害

  • 不可貪酒,各種酒中含的酒精~乙醇,是肝臟的死對頭,急、慢性酒精中毒均可損害肝細胞,長期大量飲酒容易誘發肝昏迷、肝硬化,危及性命。
  • 飲食要講究衛生,不吃來歷不明和未經煮熟的食物,食物未經加熱至100度三分鐘以上,細菌和病毒未被消毒,切勿入口,尤其不宜進食生蠔、魚生及貝殼類食品,飯前便後堅持洗手,能改善人類的不良飲食習慣,才能保証身體健康。
  • 慎用傷肝藥物,如多種消炎藥、止痛藥、安眠藥、鎮靜劑,必須使用前盡量了解其毒性及副作用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盡量減少藥物劑量及縮短用藥時間。

護肝第二步 尋找肝病體徵

體格檢查 :肝腫大

多種嗜肝病毒侵入人體肝臟後,肝臟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細胞變性腫脹, 肝臟內出血,炎性細胞浸潤,導致肝臟腫大,正常功能衰退。臨床上,肝腫大(或稱“肝區濁音界異常”)的患者是極為普遍,肝腫大的程度可至肋緣、肋緣下1.5公分至4.5公分不等。就本診所近年電腦統計10,000例擬診及確診肝病的個案中,發現肝腫大的體徵是十分普遍,初診時體格檢查肝腫大有98.27%,其中肝大3公分佔6成,肝大1.5公分佔3成,肝大4.5公分佔6.76%,(男性佔3514例,女性佔6486例),見圖一。

graphic

其中僅有兩成患者可以確診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另有八成患者僅有臨床症狀不適而求醫,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這些患者的肝功能仍處於代償的階段,未表現出肝功能異常、或驗血陽性而確診。

 

 

  • 唇舌粘膜異常

 

  • 中醫的觀點有謂「脾主肌肉,其華在唇」。當肝病濕熱蒸騰時,脾胃不清,熱熏於上,津耗過度以致不能濡養肌膚,易於產生口腔或唇粘膜病變,系統中藥治療使慢肝臨床治愈,常使唇粘膜外觀轉變較為正常,粘膜紋理緻密,唇丘腫脹會消退 (但仍常留痕跡)。
  • 大部分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常有口唇粘膜病變,臨床上常見為上唇或下唇部份粘膜發生水腫糜爛、唇粘膜粗燥、唇丘隆起、唇溝下陷,甚者唇表皮皸裂,伴出血、脫屑、口角糜爛、疼痛,唇角或唇緣外白斑等不正常的粘膜病理改變。
  • 另可見口唇病變區域與正常唇粘膜組織有明顯的分界,一般內側 (近牙齦部份)糜白、腫脹,自感不適,外側唇緣可見健康的正常唇粘膜區。唇部粘膜病變活躍時,往往為慢性肝炎的活動階段。

 

   h2
上下唇部份粘膜發生水腫、糜爛、唇粘膜粗燥、唇丘隆起,甚者唇表皮皸裂,伴出血、脫屑、口角糜爛、疼痛,唇角或唇緣外白斑等不正常的粘膜病理改變。

 

  • 雙側肋脅畸形

 

  • 雙側肋脅是否畸形?雙側肋脅(季肋區)有否明顯不對稱 ? 如不對稱往往是發育前為嗜肝性病毒感染(特別是嬰幼兒或兒童期)所致長期肝臟腫大,故右側肋脅明顯向外扁平擴張,左側季肋部有明顯骨性下陷畸形,肋脅角向前突出。如以臍部向上延伸為中線,可見雙側比例不相對稱,右大於左。
 h3  h4
右側肋脅明顯向外扁平擴張,左側季肋部有明顯骨性下陷畸形,肋脅角向前突出。如以臍部向上延伸為中線,可見雙側比例不相對稱,左高右低,左窄右寬,這些體征均為醫者提供線索,協助臨床診斷。

 

  • 肝與眼睛、筋脈、指甲、情緒

 

按中醫臟腑學說理解,肝主目,在竅為目,在液為淚,在志為怒,在體合筋,其華在爪,中醫認為肝管理眼睛視力,肝氣不足或肝火太盛都會出現眼睛的毛病,肝火旺最常見是眼睛出現紅筋血絲,球結膜下出血、紅腫搔癢、眼垢分泌物多,如視力模糊、減退、眼干澀則多為肝的液陰不足。

 

護肝第三步  求醫莫延遲

 

中醫藥對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有其優勢之處,筆者總結了老醫師黃國雄的治療肝病的經驗,主張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病情淺顯的階段,即從體徵肝腫大入手,利用中藥將五臟六腑的病毒驅逐於體外,截斷病毒複製的過程,並且確立服用中藥要持續及有系統,以4-6周為一個療程,觀察其變化,一般使用中藥治療三數劑即可使肝界恢復正常,6周後臨床治愈。

 

護肝第四步  重視飲食調養

 

  • 肝病患者宜多食清淡、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飲食,如新鮮果蔬、高蛋白飲食、豆類、魚類、瘦肉及動物肝臟等。最簡單的氣血雙補的湯水是<北芪黨參豬肝瘦肉湯>,用料是北芪四錢、黨參四錢、豬肝五兩、瘦豬肉四兩、幼鹽少許。做法是先將豬肝及廋豬肉用水洗淨,切薄片。北芪、黨參用清水沖洗。將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一碗肉類加入2碗開水,隔水燉3小時,食時加上少許幼鹽調味,即可飲用。此湯專療血虛、低旦白、低血壓、低血糖患者,尤女性因經期前後,月經失血,體虛氣弱,營養發育不良患者,能補氣血,固本培元。

 

  • 肝病忌辛辣。避免火鍋、燒烤等烹調方式飲食。值得一提是,乙肝病毒在體外是不能複製的,它可以存活十幾個小時,在陽光紫外線曝曬後被殺死;乙肝病毒具有很強的耐受力,在60度的水中能活十個小時,當加熱至100度,持續十分鐘,乙肝病毒就失去傳染性,所以經常進行把物件放入沸水中持續10分鐘進行消毒是很簡單的消毒方法。

 

  • 飲食要平衡,切不可暴飲暴食,因為肝臟是體內最大的製造水分化酶的器官,飲食不節容易引起肝功能障礙,或膽汁分泌異常。

 

護肝第五步  穴位按摩 保持心境愉快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抑鬱、憤怒是傷肝的重要原因,生氣發火易導致肝郁氣滯,所以中年人要自我調節,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心胸舒暢,樂觀開朗。經常鍛鍊身體,但運動需避免體力過度消耗,能進行戶外體育鍛鍊是護肝的好方法,可以促進氣體交換,血流暢通,加速新陳代謝,中年人可定期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等。以下介紹簡單的穴位保健法供大家參考:

 

  1. 按擦脅腹部 – 在乳房下到肚臍範圍的肋骨區

方法: 用手掌由外往內摩擦乳房下到臍周的肋骨區,從上到下,約1分鐘,每天1-3次。

功效: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1. 按揉陽陵泉穴 – 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一寸處。

方法: 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按5秒休息1秒,直到出現酸麻脹痺熱感,每次1-3分鐘,每日2次。

功效:行氣止痛,解除痙攣,保肝利膽。

 

  1. 按揉三陰交穴 – 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

方法: 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按5秒休息1秒,直到出現酸麻脹痺熱感,每次1-3分鐘,每日2次。

功效: 健脾利濕,調補肝腎。

禁忌: 孕婦不宜。

 

張美倫

20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