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內分泌失調」之一 : 性激素紊亂

前言

肝病患者的內分泌紊亂最常見為單一性,(即如單純女性苛爾蒙不足、單純甲狀腺分泌不足或糖尿病),但亦有多種激素同時發生紊亂。本篇僅從慢性肝病對性激素紊亂的影響,使大家多考慮內分泌失調時,是否與肝病病源有關。

 

從中醫理論看內分泌失調

從中醫慢肝分型的觀點來觀察,在臨床表現上,慢性肝炎患者的心、肝、肺火的症狀、體檢結果和肝腎二虛症狀和體徵,都能了解的病情深淺。所以,憑藉患者臨床表現是不難窺見嗜肝性病毒病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慢肝導致內分泌紊亂,也常可根據病史、體征提供足夠証證據予以診斷。如能使用辨證論治,採用標本兼治的方法,就能盡早控制病情,防止肝機能繼續受損,減低內分泌失調進一步惡化。嗜肝性病毒以疫毒病邪進入人體後,如患者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邪就能隱伏血份,侵犯五臟六腑,擾亂氣血,使患者出現氣血虛損,而逐漸發生氣血失調的病理改變。臨床觀察,氣血兩虛往往是疫毒病邪侵犯人體時間較為長,或五臟六腑被損害時間較久所做成的後果(特別是嬰、幼兒或兒童時期就被感染),「內分泌紊亂」其實是慢肝的中醫氣血兩虛分型中,是最為常見的後果。

 

內分泌失調極為常見

各種肝源性內分泌失調的疾病中,臨床上肝源性「性激素紊亂」、「糖尿病」和「肝源性骨營養發育不良」最為多見。在本中心接診的統計中,肝源性的性激素紊亂,不全的統計約佔5%,達4.73%,女多於男,男性達2.63%,女性為5.91%。至於肝性骨營養不良卻高達13.69%,其中男性12.53% (143/1141),女性14.33% (291/2030)。

根據本中心3191例肝濁音界異常患者的統計,明顯可以看出男性與女性患者在中醫的絡阻血瘀型 (男性22.86%,女性62.16%),血虛氣弱型 (男性8.7%,女性31.96%) 的顯著差異。這種差異就說明了在女性青春發育期前發現和治療肝病的必要性。女性負擔起人類繁殖的任務,不及早防治嗜肝性病毒感染,人類仍會代代相傳感染「嗜肝性病毒病」的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中。wpe8

 

 

男、女性的慢肝中醫分型的比較

中醫分型 總 數
肝郁肺燥 49.6% 50.3% 47.6%
濕熱蒸騰 72.64% 73.9% 71.9%
絡阻血瘀 48.01% 22.8% 62.16%
血虛氣弱 23.6% 8.7% 31.96%
肝陽上亢 8.18% 10.8% 6.7%
肝腎二虛 25.42% 30.13% 22.76%

 

各階段的內分泌失調

慢肝患者的內分泌失調極為常見,臨床發現,性激素紊亂常是漸進性,且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從嬰幼兒、兒童時期,青春發育期,直至更年期前後的老年期均可有所表現。究其原因,是因人體內大部分內分泌激素,需在肝臟進行代謝,(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胰昇血糖素、雄激素、雌激素等),當肝臟發生炎症,體內的激素發生紊亂,臨床上會產生不同的疾病和臨床症狀,故此嚴格的來說,很多常見的病,如低血糖、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骨質疏鬆、性激素紊亂等,都是慢性肝病的結果。如要治病求本,實應查清有否慢性肝病的存在?系統中藥療肝常能延緩各種內分泌失調的病程進展,用中西結合治療,就能收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一) 嬰幼兒、兒童時期

 

慢性肝炎患者如在嬰幼、兒童時期(從2個月至十歲)被感染,其肝機能異常會影響內分泌紊亂。肝病所常見的激素代謝紊亂是比較覆雜和多樣化,它常可導致患孩有高生長激素血症,而生長介素減少。腎素和亞醛固酮滅活障礙,甲狀腺機能異常,血內胰島素水平升高和糖耐量降低。肝病時亦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引起血中雌激素和泌乳素基礎水平明顯升高,男性激素減少。上述之內分泌激素異常改變,能主宰病孩的生長和發育取向。特別是母~ 嬰間的垂直感染了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患兒,嬰兒期即呈持續性感染和慢性化。如嬰、幼兒慢性肝炎的診斷被家長或醫務人員所忽略,往往導致失去治療機會,有些是固執拒絕中藥治療 ( 中藥治療亦不能根治,但系統治療常能做到臨床治愈 ),使病程遷延,纏綿不絕,內分泌激素和代謝紊亂逐漸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糖耐量減低或低血糖,肝炎恢復期患兒的食慾亢進,加上自控能力差,容易發生繼發性肥胖和脂肪肝。此外,激素不平衡尚能引起營養代謝失調,加上肝病所致腸胃吸收障礙而引起患營養缺乏,患兒缺鈣而做成肝源性骨性營養不良,往往做成了病兒生長緩慢,甚至影響發育,導致骨骼發育畸形。所以,嗜肝性病毒感染常影響患兒的體型發展成為兩個不同的極端,這就是「佝倭侏儒型 」和「繼發性肥胖型」。

 

(二)       春發育期後:

女性青春期一般由十三至十五歲開始,如患者發生內分泌紊亂,臨床上常導致雌激素、黃體激素缺乏,並因女性激素不足能使患者錯過了第二副性徵發育的機會;其影響常往往貫注一生。由於婦女身體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異於男性,故婦女患嗜肝性病毒病的病情進展具有不同特徵;早期症狀如肝郁肺燥、濕熱蒸騰所產生的胃腸濕熱、皮膚濕熱、下焦濕熱等各種症狀均與男性無異(可參閱下圖)。但隨著病程進展,由於女性的生殖系統不同、內分泌各異,病毒性肝炎的持續發展,在青春期後,因嗜肝性病毒病做成的女性患者形成的肝氣郁結、絡阻血瘀常使患者凝血機制異常,每月一至的 ”月經” 這種正常生理功能,往往成為女慢肝患者的一種潛在性損害。最常見的月經不調、經量過多、大量瘀血、經前後的嚴重反應、劇烈痛經、習慣性流產,均能使患者逐漸形成內分泌進一步失調,加重營養發育不良、貧血、低血糖、低旦白血症、低血壓、肝源性不孕、肝源性骨營養不良、甚至形成生殖系統良或惡性腫瘤、肝性浮腫和繼發性肥胖等等症狀。


常見女性激素紊亂患者的特徵
:

體型消瘦、四肢修長、BMI(體質系數)偏低、常伴營養發育不良,
髮質乾枯、稀少,膚色蒼黃或蒼白,皮膚乾燥、易搔痒,
面部、下肢常色素沉著,甚至脫屑,
合併男激素過多常頑固性痤瘡甚者反复感染、多毛,
女性副性征發育不良、皮下脂肪缺乏。
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或過少,色深、多瘀、常伴經痛。
經後易外感、昡暈、倦怠、頭痛等不適。

 

 (三) 更年期前後:

病情延續進入更年期後(45~50歲),視乎嗜肝性病毒病的病情深淺和決定於其內分泌失調的程度。一般臨床症狀將日益嚴重,提早衰老出現肝腎二虛而呈明顯老態,長期表現出肝腎二虛的症狀。因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功能遂漸減弱,以致卵泡沒有按周期發育,也沒有黃體形成,子宮內膜僅有增殖改變和失去正常周期,間隔延長血量減少,逐漸移向閉經。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在慢肝的症狀如郁肺燥、肝腎陰虛出現的肝火上炎,女性患者常由此引起更年期有面紅耳赤、五內煩熱、偏頭痛、頭痛、眩暈、耳鳴、耳水不平行、心悸、失眠、手震、多汗、脫髮、色素沉著或泛發性老人斑,有明顯煩燥、抑郁等情緒改變。如因雌激素減少時引起骨骼鈣質流失常合併有肝性骨營養不良。且因患者肝火、心火、肺火長期消耗腎水,形成腎水枯竭,更使腎水滋養筋骨的功能減退,極易使患者發生骨質疏鬆症和骨質增生(骨刺),所以肝源性骨營養不良患者,往往發生游走性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畸型,筋骨酸痛,甚者有進行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痛風症,體高變矮,駝背和容易骨折。進入經絕期及老年期,女性生殖器官逐漸萎縮,新陳代謝遲緩,易體型發胖、容易發生老年性陰道炎。

 

本港學者曾統計,有六成更年期婦女會患失眠、骨病,建議更年期女性應採用女性激素治療缺乏雌激素的征狀如潮熱、失眠、骨病等。解決更年期出現的心臟病、骨質疏鬆及老人癡呆症。故慢肝女性患者系統中藥治療後,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性激素治療「性激素紊亂」所導致臨床的各種症狀,是極為可取的方法。

 

案例介紹

其實,嗜肝性病毒對女性患者的困擾較男性更為嚴重,只可惜很多女性臨床症狀未有被提至肝源性疾患角度去尋根問源,予以治本,才做成不少女性疾病纏身。下面我們列舉一些臨床案例,說明中藥治療內分泌失調的效果.

 

  案例一;

陳某(電腦號1973),女,33歲。99年10月初診,主訴畏寒、倦怠、嗜睡、便秘、大便二至四天一次,素有反复痤瘡、全身汗斑,數年來多白帶、色黃綠,伴下陰搔痒,西醫診治謂念珠菌,反复專科治療尚未愈。去年曾驗血,發現甲狀腺機能減退,未予治療。體查;身高1.7米,重56Kg,體質指數=19.37。患者四肢修長,消瘦,女性副性征不顯著。脈緩,52次/分。肝區叩擊痛,肝大三公分。下肢浮腫、指壓痕(+)。擬診慢肝、濕熱蒸騰(胃腸及下焦濕熱)及內分泌紊亂(甲狀腺機能低下及雌激素缺乏)。

服中藥三劑有噯氣、腹脹、腹痛、大便日一次,消化差,睡欠佳,尿黃,但體查肝已正常。因公幹停藥近廿五天,复診時自訴昨來經、量多、便秘、口腔潰瘍、牙肉腫痛、精神欠佳,二天來有感冒征,手足麻木,氣短、舌胖老、多皺襞,肝又腫大三公分為第一次复發。服中藥三劑後肝又正常,共系統治療五周停藥觀察。

停中藥後,自行覓專科注避孕針一次,女性副性征明顯改善,乳腺發育。三月後體重如前。月經量明顯減少,來經時間縮短,膿性白帶消失,婦科疾患已愈。

案例二

楊某 (電腦號2815),女,34歲。初診2002年3月。自訴常整夜失眠,曾被診斷神經抑郁,長期用服安眠藥及精神科藥物。過去多痤瘡,每於酒後有上腹不適,間便血,月經延期、量少、多瘀血及有經痛史。體查;1.68米,51公斤,體質系數=18.08,身材高佻,消瘦,四肢修長,下肢多毛,皮膚乾燥、粗糙,膚色蒼黃,有散發片狀白斑色素脫失(白蝕)。唇分界、脫屑,舌乾淨,肋脅畸形。肝大一公分半,脾區叩診呈濁音。擬診肝大待查、性激素紊亂、肝源性神經精神病(抑郁症)、白蝕。

服中藥三劑叩診肝已正常,脾區轉清音。仍倦怠、大便日四次、多屁、失眠,睡欠佳,周身酸軟。脈搏100次/分。繼服中藥已能入睡、多夢、倦怠、間煩燥感、腰酸、多屁,大便日一次、暢順,共服中藥五十九劑,臨床治愈停藥觀察。

半年後復查,已無精神症狀,睡眠可、每晚維持五六小時以上,仍間感腰酸、大汗,肛門痒。脈搏88次/分、齒印、下肢浮腫(+),肝界仍正常。

 

香港肝病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