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皮膚濕熱(13)

外陰搔痒症

「外陰瘙痒」是指婦女外陰部或陰道內搔痒,嚴重者波及肛門周圍痒痛難忍,坐臥不安的一種病症。外陰瘙痒又稱“陰痒”、“陰門瘙痒”,常見於絕經期前後的婦女,體胖尤易患本症。中醫對陰痒的病因、病機及治法記載很多,尤以明代醫學較為發達時期,名醫張景岳等從症狀、理論和治法對「陰痒病」進行較詳細論述,認為“肝家濕熱”而使用清肝、瀉肝之藥,如龍膽瀉肝湯和逍遙散之類。清代學者又提出了“肝經血少,津液枯竭”的理論,提出“滋肝養血,補助脾土,養陰燥濕”的治法。故中醫認為,本病系由濕熱下注,蟲蝕陰中,或年老體弱,肝腎陰虛,精血虧損,血虛生風化燥所致。因而常分為;

  •         濕熱下注 – 外陰瘙痒難忍,帶下量多色黃,外陰濕潤或有局部滲出物,胸悶不適,心煩少寐,胃納欠佳,苔黃而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止痒。
  •         肝腎陰虛 – 外陰乾澀搔痒難忍、夜間尤甚或有灼熱感,甚則五心煩熱,頭暈目昡,腰酸耳鳴,口乾便秘。常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補腎、柔肝疏風。
  •         血虛生風 – 陰部乾澀,搔痒或奇痒,夜間尤甚,坐臥不安,皮膚增厚,搔之脫屑,頭暈眼花,煩燥心悸,夢多易醒,大便乾結。治宜養血潤燥、袪風止痒。

從上述分型的病因病機來看,不難看出此病與肝病分型的內在聯系。其實,外陰瘙痒并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常因全身性疾病(黃疸、貧血、維生素缺乏、雌激素不足、糖尿病、過敏性反應和精神因素等)或局部原因導致,如陰道分泌物刺激、霉菌感染、滴蟲、蟯蟲、外陰部濕疹、疱疹、牛皮癬、神經性皮炎、藥物性皮炎或外陰乾枯症和外陰白斑病的前驅症狀等。其症狀有時很劇烈,常使患者精神痛苦、影響工作和健康。局部皮膚因搔抓常可致陰唇角化、肥厚,呈灰白色,有搔抓痕。

實際上,外陰搔痒症常為嗜肝性病毒感染的結果;慢肝患者「皮膚濕熱」引起的常見皮膚病如外陰部濕疹、疱疹、牛皮癬、神經性皮炎均為搔痒的主要局部原因。而慢肝患者免疫能力低下使霉菌、滴蟲等感染引起「下焦濕熱」而使宮頸、陰道病理性分泌物的局部刺激亦是外陰搔痒的常見原因。而且,能導致外陰搔痒症的全身性原因如黃疸、貧血、內分泌失調、雌激素缺乏、維生素代謝異常、糖尿、過敏性體質等,都是慢肝患者肝機能異常病程發展的結果。因此,患外陰搔痒症患者,務需詳細檢查肝臟情況,如有肝區濁音界異常或有肝病診斷,首應進行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

案例介紹

案例十八;李某(電腦號2606),女,39歲。2001年7月底初診。主訴十多年來常感外陰搔痒,長期反复血帶,有時月經乾淨後第三天又見下陰出血、色鮮紅或色暗紅、綿綿不斷至下次月經,伴經痛、量多、有瘀血塊。五年前失戀後發現有心悸、手震、眼突、高血壓而確診甲狀腺機能亢進,服特效藥曾因過低而仃藥,半月後症狀复發,故恢復服藥至今未仃。常感冒不清、多痰,有腰酸、倦怠。體查消瘦貧血,肋脅畸形,肝區叩擊痛,肝大三公分。

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多屁、下陰出血止。六天後外陰搔痒消失。治療期中仍反复多帶,白帶色黃、間有少量血色。治後第一次來經尚腹痛、瘀減,月經量已減少。治療期中皮膚曾搔痒、有紅斑,胸鎖關節左五、六,右五有局限壓痛,續服中藥已愈。第二次月經提前七天、鮮紅、瘀少、無經痛、量已正常。共服中藥五十四劑,臨床治愈仃藥觀察。服中藥第六周時,已仃服治療甲亢藥物。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