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濕熱蒸騰型

第二型  濕熱蒸騰型

嗜肝性病毒作為疫毒病邪進入人體後,從中醫角度來看它是一種濕邪(陰邪),由於濕易困脾,且肝郁又易橫克脾土,容易造成脾虛,內濕由是而生,郁久化熱,以致濕熱蘊結體內,纏綿難袪,抑制機體陽氣,且深入營血,臟腑和絡脈,做成明顯濕熱蒸騰的臨床症狀與體征。濕熱蒸騰在臨床上常表現於胃腸濕熱及因濕熱而致熱邪盤據肺、胃,可使熱傳陽明,再從肌膚透發而成各種皮膚疾患。亦由於濕熱比較隱蔽而難於發現和袪除,故病程往往漫長而反覆,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時好時壞。往往亦有因嬰幼兒已被感染而一直錯過治療,以至成年後才被診治。故患慢性肝炎的患者,濕熱征象往往是患者自已會發現屬於濕熱體質,多有明顯倦怠、嗜睡、失眠、虛浮、眩暈、氣短、消廋、下肢或周身浮腫,舌胖齒印,雙腿酸軟無力或痠痛。

濕熱主要臨床表現多為以下五類:

1.     長期食慾不振、噁心、噯氣、進食後不适、胃飽滿或脹痛、口苦、口臭、唇,舌,牙齦潰爛、口舌乾涸、煩渴、夜飲、多屁、腹脹(進食更明顯)、腹圍明顯增大。少數病例青年時期即曾有胃、腸道出血。舌苔黃膩或厚白、舌胖、舌邊緣有鋸齒狀牙齒印,胃腸內濕熱壅積,亦易致口腔內粘膜水腫導致咬傷形成口腔潰瘍。

2.     容易陣發性腹痛,食後如厠,交替性便秘或腹瀉。間有大便濕熱而量少,有裡急後重(有便意但解不清),有時便後肛門灼熱。亦容易胃腸敏感,進食某些食物即易腹脹、腹痛、伴腹瀉和消化不良。亦有部份患者雖無大便性狀改變,但却易發生反覆陣發性腹狡痛、腹脹。部份病例亦可右側肋脅部長期鈍痛,尤以疲倦或過勞時加劇。

3.     大腸如有結熱可致長期便秘,大便粒狀、堅實、肛門灼熱,可伴有痔瘡或肛裂,甚至反覆出血。慢性、長期而又反覆的便血往往是做成血、氣虛弱的病程發展主要誘因。

4.     濕熱蘊郁,或熱邪盤據肺、胃,可使熱傳陽明,再從肌膚透發而成各種皮膚疾患。不論男、女患者,頭、面部多會皮脂旺盛,脫髮,容易面部、胸前或背部皮膚痤瘡。嬰、幼兒常見為皮膚乾燥、脫屑、搔痒,甚至呈魚鱗狀粗糙改變。誘發小兒尿布性皮炎或嬰兒濕疹、鵝口瘡。成人濕熱蘊郁往往成為致敏源而導致風疹、濕疹、神經性皮炎、口腔多發性潰瘍。青年人的頑固性痤瘡常與慢性肝炎有密切相關。

5.     脾虛困濕、肝邪不能疏泄、乘風化熱上昇於腦,動肝之火或痰火之邪上逼,清明之氣為之擾亂,以致化為眩暈。而勞倦過度、七情六慾、久病之後、氣血二虛或短期內大量攝取大量水份、服用過度寒涼湯水、均可誘使發作,發作時頭暈、目眩,如坐舟中,腦為之轉,耳為之鳴或如天旋地轉、噁心、嘔吐,虛者常止作有時,常被診斷為耳水不平行。

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