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肥胖」是疫症!- 談肝源性繼發性「肥胖症」(中)

前言  

        肝源性繼發「肥胖」的原因,是感染了「嗜肝性病毒」。「肝性浮腫」與「肝源性繼發性肥胖症」是孖生兄弟。是人體被“嗜肝性病毒”感染後的必然病理進程。「肝性浮腫」往往是「繼發性肥胖」的開始,如能早期發現肝病的存在并施行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肝性浮腫與肥胖”將能預防其發展。本組近三千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中,有近40%的案例的“浮腫”、“肥胖”體態,若誤為普通肥胖去刻意減肥,應只能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嗜肝性病毒病會發生肝源性繼發性肥胖的原因

 (一)脂肪肝的特點

急性、慢性嗜肝性病毒感染後可併發脂肪肝、繼發性肥胖;臨床上常見患急性肝炎恢复期後或活動期的慢性肝炎患者,常併發「脂肪肝」,一般脂肪肝可有以下特點;

  •            多有肝炎後發胖歷史,且常超過標准體重( 一般體重可增6~50磅,平均20磅 )。
  •            一般情況良好,多無明顯症狀。
  •            食慾良好,不厭油膩。
  •            血清中轉氨酶常輕度或中度昇高,但亦往往顯示完全正常。
  •            70%~80%患者血中中性脂肪明顯增高。
  •            未進行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前,常有肝區濁音界異常和慢肝中醫分型的臨床症狀。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除了急、慢性肝炎以後可以併發之外,無獨有偶,臨床上能引起脂肪肝的病因還有如飢餓、惡性營養不良(缺乏旦白質、熱量不足的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包括糖尿病、皮質激素、性激素、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藥物中毒(包括酒精、四環素、四氯化碳、黃磷)均與肝代謝受不良影響有密切關係。這些因素背後,患者有否嗜肝性病毒病的存在?實應探討。可見脂肪肝、繼發性肥胖的形成,并不可能單純的使用「營養過剩」、「運動缺乏」作為引起「肥胖」的唯一藉口;更不能成為使用“制食”、盲目“增加運動量”、服用“減肥藥”作為治療脂肪肝和繼發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二)  急、慢性嗜肝性病毒感染後,常引起神經系統損害

急、慢性肝炎能引起腦和神經系統的損害,導致肝性腦病,腦水腫,腦膜炎,肝性神經精神病,亦可發生慢性肝腦變性、顛癎、肝性脊髓病。有些學者已經統計出,肝病時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發病率達65%或更高,而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70%~80%出現腦神經損害症狀。

其實曾有報導指出,人體內下丘腦有兩個調節攝食活動的神經核,一是腹內側核 ( 飽滿中樞 ),二是腹外側核 ( 飢餓中樞 ),動物實驗証實如將其內側核破壞後,動物進食增多以致肥胖。在臨床上有不少腦炎和腦膜炎的後遺症患者,便以多食、肥胖為主要症狀。而急性肝炎愈後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臨床上常伴有繼發性肥胖是否與嗜肝性病毒能損害下丘腦有關?目前尚未見有關報導,實應探討。如腦炎、腦膜炎、肝炎等許多病毒感染性疾患確能導致“惡性肥胖”,且是既有事實,早期確診和及早利用中醫藥有效的系統治療,徹底肅清體內病毒和抗原抗體複合物,預防浮腫及繼發性肥胖,就更有其必要性了。

(三)  繼發性肥胖常是肝性浮腫發展而成

臨床上,繼發性肥胖與肝性浮腫有時是不容易區別的,它們其實是相互滲透。中國人說「肥腫難分」,正是指「肝源性浮腫」與「肝性繼發性肥胖」的對照。但奇怪的是,肝病患者的「繼發性肥胖」在本組案例的統計中顯示;本組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共2925例;體查發現有肝性浮腫體征970例,佔33.16%。肝源性繼發性肥胖共191例,佔6.53 % 。但其中1043例男性患者中,百分之九(94例)有繼發性肥胖,而肝性浮腫只占23.58% (246例); 而1882例女性患者中,僅有繼發性肥胖者5.15 % (97人),肝性浮腫卻佔38.46% (724例)。即繼發性肥胖的發生率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估計是男性急性肝炎發生率較高所致。但女性慢肝後肝性浮腫比率甚高,和女性的生理機能(月經失血)是有密切關係。由此看出;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產生肝性浮腫和繼發性肥胖的機會很高。

肝臟是許多重要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也是身體內激素降解,互變,轉化,貯存及排泄的主要部位。而且肝本身能合成排鈉因子、血管緊張素原及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等激素樣物質,也是一個內分泌器官。所以,肝炎後肝機能失調常引起激素代謝紊亂,導致內分泌激素異常,如甲狀腺機能減低,導致粘液性水腫;生長激素升高和胰島素升高,高胰升血糖素血症而導致肝源性糖尿病或低血糖症,患者均會“易飢”、“多食”而很易引致繼發性肥胖。肝病 (特別是早期肝硬化後) 亦常見高雌激素血症和男性激素降低,使不少男性肝病患者乳房發育和變成女性體型。男性性功能低下,在兒童期更易使患孩變成肥仔,外生殖器官也會明顯發育不全。

所以,慢肝併發的其他疾病如同時引起了水、鈉瀦留,營養不良和旦白質缺乏,粘液性物質積聚而導致浮腫,往往加劇了患者的體形和體重。而且,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因體內「抗原抗體复合物」瀦留濃度,隨著年月增加,導致炎症性體液在組織間隙中滯留,就會形成肝性浮腫和繼發性肥胖。使用中藥能消腫、減肥的效果,臨床証實,就是因中藥能增加「抗原抗體复合物」的排出,三數劑中藥能使腫大的肝區濁音界縮少以至正常,這就是明確見証。我們從肝源性繼發肥胖患者的中醫分型統計中,發現合併「肝腎二虛型」的診斷佔40 % (76/191 )。比實際的一般統計時「肝腎二虛型」的23.6% (692/2934 )的比例顯著為高,說明“肝腎均虛”是肝性肥胖的主要病理基礎,根本不可能僅憑數粒「減肥藥」而達到減肥目的。故不少專家已實踐後指出,「大多數減肥計劃皆不奏效,減肥者就算體重減輕,不久又會回复肥胖的身材」的結論。

(四) 不宜過量或長期使用激素治療,首選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

過量或長期使用激素治療是造成繼發性肥胖的一個主要原因。自從類固醇藥物問世以來,對急性、危重病例搶救起了重要作用,但因臨床療效顯著,亦易做成了醫者、患者的濫用。為求治標不治本取得迅速療效,不少患者長期使用激素以治療肝源性常見的症狀和疾病,如肝性呼吸道疾患、慢枝、肝性肺病、哮喘、痛風、各型皮膚疾患、因肝性骨營養不良做成的骨、關節疾病,紅斑狼瘡和各種敏感性等疾病。類固醇類藥物如被濫於反复使用,常會產生水鈉瀦留、滿月臉、繼發性肥胖等副作用。所以具有肝病史患者使用苛尔蒙類藥物務必慎重,肝性肥胖要治本,以中藥的療效較為確實,可能的話應延醫「辨證論治」首選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而不是盲目使用激素類藥物和纖體、減肥。

(五)  急、慢性失血往往是肝性肥胖的誘因

肝臟能參與人體的多項凝血機制,除合成維生素K外,還能合成纖維旦白原、凝血霉原等等物質,當肝功能減退能影響血液凝固,臨床上就常易發生紫癜、鼻衄,痔血,月經過多。尤以女性於慢性肝炎時,常因肝氣鬱結而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經色深又多淤血塊,伴反覆經痛。由於月經失血量過多,反覆、長期失血便做成失血性貧血。此外,肝病後凝血機能異常在某些肝源性疾患 (如潰瘍病、門脈性高壓性胃病、膽道出血、膀胱出血) 導致出血或在手術、分娩時大量失血後,均能引致恢復期後發現肝性浮腫、肝性肥胖的發生。臨床上發現有誘因的繼發性肥胖較為常見,故及早發現肝病予以中藥治療和杜絕慢性長期失血的機會,失血後及早治愈肝病、合適的中西醫方法有效矯正貧血,才是預防繼發性肥胖的最好方法。

 

(六) 「少食、多動」是減肥的原則,但要慎防墜入「減肥陷阱」

般人均以為針對“超重”和“肥胖”的減肥方法無非是“少食”、“多動”。因而傳統的使用各種節食方法和盲目的增加運動量,成為減肥的不二法門。其實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墜入了「減肥陷阱」。因為“肝性肥胖”與“單純性肥胖”完全不同,

雖然減少攝取食物中卡路里的節食計劃,就算不做運動也可能短期內控制體重而導致體重減輕,但往往長期維持才能有效。但「肝性肥胖」患者是“病態”肥胖,身體內營養失調的現狀往往已成事實,制食以求減低攝取卡路里,無疑是百上加斤,促使肝病病情進一步惡化,結果常使患者合併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肝源性低血糖症」。每於禁食、遲餐、誤餐、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取或增加肌肉活動均可促發。因而刻意減肥時“少食”、“多動”以求減少攝取熱量、消耗脂肪,就會發生飢餓、心慌、面色蒼白、惡心、腹痛、便意、冒汗、手顫抖、甚至心律不整,如病情進一步加重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反應遲鈍甚至昏迷而需終止減肥計劃。相反,有時減肥者為了治療已發生的低血糖、心律不整症狀而進食更多食物,反使體重比減肥前更甚。和盲目節食而形成的“厭食症”等,均是「減肥陷阱」

我們須知,只要人們一節食,身體難免就會受到一系列的不良影響。脂肪所能提供的熱量為碳水化合物的四倍。貪靚的女性很怕“脂肪”,但不知脂肪對女性的正常發育卻十分重要。有學者指出;沒有17%體重的脂肪,女性是行不了月經。沒有20%體重的脂肪,女性便不能受孕或不能順利分娩。女性的發育、妊娠、生育、哺乳、都需要足够的熱量。如果您的體重已超標準又患有慢性肝病,實不應妄想「減肥」。只有系統的有效中藥治療使肝病臨床治愈,內分泌恢复正常,才能中止肥胖體型的繼續發展。

        相反,我們經過臨床觀察,肝源性繼發肥胖的患者中藥治療期中,如能同時應用均衡飲食以攝取高旦白質類的營養食品 ( 如雞旦、奶粉、燉猪肝瘦肉汁、牛肉汁、滋陰補腎湯水等 ),因為足够的旦白質和氨基酸能治療肝源性營養發育不良、貧血和調節體內膠性滲透壓、往往有助患者達到“收身”的目的,肝性浮腫不但易於消退,有時收身的效果使患者體重明顯減輕達5~30磅,腹圍明顯縮少甚達3~5寸。但從中醫治療肝病的療效來看,這意外收獲并不應成為治療的目的。

案例介紹

案例二: 林某,男,41歲。(電腦號2257)。母患鼻咽癌十三年前已歿,十六歲起肥胖,現高1.62M,重81Kg,即BMI=30.86。自訴幼年常皮膚搔痒,尤以出汗後著。十多年來有反复左肘、右膝疼痛,現常牙齦腫痛,口瘡,右脅隱痛不適,倦怠,嗜睡,下肢疲乏沉重。體查舌胖厚,苔薄白,肝大1.5公分,下肢浮腫(++)。疑診嗜肝性病毒病 (泡疹、EB病毒感染?),濕熱蒸騰、肝腎二虛伴肝性骨營養不良,肝性肥胖。服中藥後痤瘡著,泄瀉,但五劑後肝已正常,第二周時腹部皮膚潮紅、痒痛、出泡疹,續服中藥才消失。第三周後自感明顯體輕,下肢浮腫減輕,有腹飢感,胃納好轉,鬆動牙齒變結實,唇黑變紅,舌胖齒印已減,共服中藥六周,臨床治愈停中藥觀察。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