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總論 – 慢性嗜肝性病毒病之 第三型「血虛氣弱」型的臨床疾病與症狀

 前言
   一般人誤以為肝病只是局限於肝臟,其實現代醫學亦說明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其病毒對肝臟及肝外組織的侵犯及由此而導致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除可產生肝臟病變外,還可以引起多系統多器官的損害,但因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故有時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現為大家繼續介紹嗜肝性病毒病按中醫分型的第三型 - 血虛氣弱型的臨床疾病與症狀。

慢肝「血虛氣弱」的形成

   慢性嗜肝性病毒病的第三型是「血虛氣弱」型,臨床極為常見。我們亦應廣義的理解為「血虛氣弱」是慢性「肝病」的必然後果。因為肝炎病毒作為疫毒病邪進入人體後,若患者的體質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邪”就能隱伏血份,侵犯五臟六腑。“邪”不僅傷正,且能擾亂氣血,若咯血、吐血、便血、血崩、產後失血更易使患者出現氣血虛損。如失於調治或氣陷血崩、思慮勞傷、心腎交疲、耗血多而生血少,積漸而成氣血失調的病理改變。

   本研究中心多年來曾接診2785例肝區濁音界異常的「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男性患者995人,女性患者1790人,其中有568例患者有慢肝中醫分型中第三「血虛氣弱」型的症狀,佔整體案例的20.39%。其中男性患者有「血虛氣弱」型的症狀有79人,佔男性人數7.93 % ; 女性患者有489人,佔女性人數27.3 %。由此可以看出,慢性肝病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虛氣弱型的症狀,這是極為常見的,因本組案例需臨床具明顯貧血症狀才予診斷,故比率偏低。但已顯示,女性慢肝患者的生理特性,使她們患上慢性肝病後,有四分一以上的人會形成「血虛氣弱」的後果。

「血虛氣弱」型的臨床症狀

     「血虛氣弱」的主要臨床症狀較為複雜,從中醫角度來看,應包括血虛有熱、血虛氣滯、血虛頭痛、頭暈眼花、怔忡失眠、多夢或嗜睡、面白無華、氣弱懶言、身倦無力、四肢不溫、耳鳴耳聾、聽音不清,鼓脹腹痛,胃燥便秘、心悸脅痛、血虛筋痿(四肢痿弱、面色痿黃、行步維艱)、甚者四肢痙厥。女性往往於月經前後有血虛頭痛(多為發作性偏頭痛),經後皮虛外感。如患者長期伴有陽虛、困濕,肝性浮腫,則可發生繼發性肥胖。且因血虛導致皮虛、或同時伴有困濕,則常有全身酸痛、氣少而短、神倦力乏、關節欠靈活、易疲勞,懶言、自汗、多汗、盜汗,甚至活動時有氣促。

     臨床上,體格檢查可見患者消瘦或營養、發育不良,憔悴、虛弱,面色蒼黃或淡白,易面頰色素斑,唇分界、粘膜浮腫、唇丘寬濶、唇紋疏深、甚者多皸裂破損、反复脫屑。常見肋脅畸形、雙側肋脅不對稱。如患有肝性浮腫者,則見舌體胖厚,舌邊有明顯齒印,舌質色淡如水浸。但伴有濕熱時,常於舌中顯示相應的舌色、舌苔。腹呈舟狀下陷或軟脹、鼓腸,間見腹壁皮下靜脈顯露,肝區多有叩擊痛,常於叩診時發現肝區濁音界異常。如患有肝性浮腫者,每見下肢浮腫,脛骨前皮膚按壓,常可發現明顯指壓痕。如患有下腔靜脈高壓,尚可見下肢靜脈顯露、靜脈曲張、或集簇性毛細血管擴張。化驗檢查可有血漿白旦白降低,連紅血球、血色素、白血球和血小板值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下肢浮腫,脛骨前有指壓痕>
10- (135)4-012






<唇丘寬濶、唇紋疏深>

17- (144)18-(35)






<舌體胖厚,舌邊有明顯齒印>
14- (151)16- (50)
    


 


    患者有肝病時逐漸發生「血虛氣弱」往往是必然的,因為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樞紐,為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臟器,肝的功能與血液系統有密切關係。人體內許多重要物質都在肝內進行代謝,如糖、旦白、脂肪、水、電解質、有關的維生素、激素等。故肝病時在某些方面如發生不同程度的代謝改變,往往會出現臨床症狀,并能影響肝病的恢復。因此,臨床上有必要重視肝病的根本,徹底用中藥治療使患者臨床治愈,這樣才能終止慢性肝臟機能的持續損害。

從統計中,我們尚發現「血虛氣弱」型患者有一些規律:

(一) 早期感染慢肝的患者容易出現「血虛氣弱」

    臨床觀察所見,「血虛氣弱」往往是疫毒病邪侵犯人體時間較為悠久,或五臟六腑被損害時間較長所做成的後果(特別是嬰、幼兒或兒童時期就被感染)。故患者的症狀僅表現為第一型「肝郁肺燥」或第二型「濕熱蒸騰」時,應該認為患者的病變程度還較為“輕”、“淺”。但按中醫角度理解,“濕”為陰邪,易損陽氣。「濕邪」感染人體後,其脾陽首受其害,「濕邪」困於脾胃,先是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困脾日久,就可以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繼能出現「脾虛」的症狀。「脾虛」後,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功能大受影響,容易做成營養不良、貧血或內分泌失常,遷延日久,就可使全身各臟腑功能逐漸發生機能衰退,使“氣”“血”化生不足而做成「血虛氣弱」的後果。並且影響體內物質代謝,做成機體「陰陽失調」,故其病程已較“重”及“深”。

    另一重要的體會是臨床體檢時,常發現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均有肋脅畸形的體—即患者雙側肋脅並不對稱,如以胸骨中線延至肚臍,常見左脅狹窄、內陷,甚者成角突出;而右脅飽滿平坦、向外延伸,常見右肋脅徑線明顯大於左側肋脅。其形成的原因,估計患者應在嬰幼兒時期已被病毒感染,早期即有明顯肝大,且伴發肝源性骨營養不良。在統計的項目中,我們加入「肋脅畸形」體征一項,並作為病毒感染時間較長的根據,因發育前明顯肝大則易於發育後有肋脅畸形體征。統計顯示,按前述患「血虛氣弱」型568人中,有110例患者體查有肋脅畸形,佔19.37%。而實際上在2785例患者中,有肋脅畸形征者共298例,僅為10.70%。其中男性患者995例中有66例患者有肋脅畸形,佔7.93%;女性1790例中有232例患者有肋脅畸形,佔12.93%。這可說明慢肝中醫的「血虛氣弱」型在病程較長的女性患者中,尤易發生。

(二) 「血虛氣弱」亦常能繼發於有形的失血

「血虛氣弱」亦常能繼發於有形的失血。因時疫之邪進入機體,濕熱初則蘊結中焦脾胃,蒸於肝膽,郁積於胃腸中,繼而熱毒可乘虛流注下焦,影響膀胱、大腸和女性宮胞。而肝藏血、肝熱即血熱,當熱邪伏於血份,做成肝陰虧損,血中陰液被耗,如腎中水火交旺、血份熱甚。衝任氣虛、不能攝血,則女性常月經不調,引起經水先期,來必甚多,經水一月再來,甚至經水不止。

    除女性患者出現經期長期、大量、反覆出血外,還可出現其他情況的出血現象,例如兒童期反覆鼻出血、青年期便發生的胃出血、或因肝郁血逆肛門引起痔核而合併反覆便血,這均為「慢性」而又量不算少的失血,往往是由於慢性「肝病」的影響,令患者的凝血機制障礙,甚至抑制骨髓功能。可惜這些出血結果卻往往並不為患者重視(因不少患者并未被確診為肝病)。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或治療失當,特別是使用了傷肝藥物治療,反而極易加速臨床上「血虛氣弱」的症狀出現,病情隨著時間轉移而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本組「血虛氣弱」型的患者,均有肝界異常和臨床中醫慢肝「血虛氣弱」型症狀或體征,但電腦資料顯示568例中,只有122例能確診為慢性肝炎患者,只佔21.47 %。而其中400多例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僅能予以「肝大待查」的診斷。這說明目前的慢性肝炎診斷標準是有值得商討之處。(因臨床普通化驗僅能查出甲、乙、丙型中的部分陽性患者,和肝功能已發生異常的患者;其實,有慢肝診斷而被遺漏的患者實為不少。)

(三)  女性慢肝時易於發生「血虛氣弱」

    在1790例肝區濁音界異常的慢肝女性患者中,血虛氣弱型症狀者佔489人,即27.3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慢肝患者的“生理特性”是形成血虛氣弱的主要原因。這是與中醫對女性患者【治病需治血】的觀點極為吻合。

    從統計資料中顯示,在就診女性案例有「血虛氣弱」型患者有489人,其中伴有月經不調者有257人,佔52.55 % (257/489);伴有痛經者有131人,佔26.78 % (131/489人)。這說明慢性肝病導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經痛的症狀是極為多見。
    資料亦顯示,在2787案例中,同時患有血虛氣弱型和絡阻血瘀型的患者有365例,佔13.10% (365/2787),但其中男性僅為19例,佔同時擁有兩型症狀人數的5.20% (19/365);而女性有346例,高達94.79% (346/365)。亦即是說,慢性肝病時,肝氣郁結和絡阻血瘀才是女性月經病的主要原因。現代醫學亦証實,慢肝時,患者凝血機制異常,出現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或伴發宮肌瘤時過量出血,且往往會做成貧血的結果,也是使女性肝病患者做成「血虛氣弱」的根本原因。

「血虛氣弱」型的一些常見肝外疾病

   臨床上,慢肝中醫分型中「血虛氣弱」的症狀表現較為複雜,由於原因有異,輕重程度不一,故臨床上造成的肝外疾病表現並不一致,中晚期病程已較重,故略去不提(因多以專科或醫院中診治)。臨床上慢肝血虛氣弱型症狀常表現的疾病為肝源性營養發育不良、肝源性貧血、肝炎再障綜合征、肝源性神經衰弱、肝源性內分泌失調、肝源性肥胖(肝性浮腫)、肝心綜合征、肝源性低血糖症、肝源性旦白質代謝障礙等。我們希望有機會的話,今後分別予以介紹,使大家明確「嗜肝性病毒病」其實是百病之源。

黃國雄
200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