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皮膚濕熱(10) 出疹性病毒性疾病與肝病 (上)

前文述及疱疹、帶狀疱疹和慢性肝炎的關係。「出疹性病毒性」疾病除了疱疹外,還應包括麻疹、風疹、水痘等一組急性的傳染病,也就是中國人推崇中藥療效非常顯著的麻疹、痧證、痘證、斑疹、斑痧等常見的病毒病。它們的臨床共同特征是“發熱”和“出疹”。現代醫學亦確定它們均能引起肝炎。這裏想提醒大家”肝病并不是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的專利”,因為各型能引起「出疹性病毒性疾病」的病毒,亦常是病毒性肝炎的病源,能引致臨床上急性或慢性肝炎。

其實,嬰兒自母體娩出、來臨到世界上,在客觀的實際環境中已不斷感染不同的嗜肝性病毒,且在人生過程中基本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有各種預防注射可以使嬰幼兒產生抗體,或對某些疾病有了一定的抵抗力,但并不能肯定愈後患兒不會引致「肝病」。因為有些病毒感染人體後,就能在組織、細胞內潛伏,在適當的條件下活化並再度引起臨床症狀。

目前,臨床發現非甲型、非乙型、非丙型的肝炎極為多見,數千年來中藥對病毒病的治療有優越的療效,故如已受病毒感染,導致肝臟發生炎症,家長及醫者應嚴密觀察患兒,如有反复臨床慢肝症狀、肝區濁音界異常或肝功能有異常,實應予以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

  • 痲疹 : 臨床觀察,兒童患麻疹時,肝炎較少見(可能與免疫反應較輕微有關),但有報導顯示青年人患麻疹病時,有62% 發現有肝臟損害。至於成人麻疹,發現肝損害更佔86%。併發肝損害時,可有黃疸、肝腫大和肝功能損害,其中三分一的患者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但肝功異常多在二周內恢復正常。
  • 風疹(又稱德國麻疹): 風疹損害肝臟時稱”風疹肝炎”,主要發生於小兒。臨床可見黃疸、肝腫大和肝功能損害,多隨風疹消失而緩解。
  • 水痘;感染後常有發熱、上呼吸道炎和全身性紅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三分一的患者感染後可播散至各臟器,發生原發性水痘肺炎、肝炎、腦炎和胰腺炎。亦可引起心、腎損害。水痘性肝炎多見於免疫缺陷的兒童。臨床表現有嘔吐、黃疸、肝腫大、叩擊痛和肝功能損害,以ALT增高最為常見。
  • 單純疱疹;單純疱疹病毒引起肝損害時又稱”疱疹性肝炎”。根據統計,疱疹性肝炎好發於免疫功能不全或嚴重營養不良的新生兒及兒童。表現為肝痛、乏力及消化不良,可輕度黃疸、肝腫大或縮小(壞死時),後期可發生出血,肝、腎功能衰竭而暴發肝壞死引起死亡。故疱疹性肝炎預後較差。

案例介紹

案例十六;李某(姊),女,5歲。1997年10月初診。素有鼻敏感及哮喘史,常反覆復發。就診時發熱,咳嗽,出水痘已兩天。體查;全身皮膚可見疏落水痘,部份已結痂,肝大一公分半。
服中藥九劑後,肝已正常,水痘亦愈。續服中藥四周後停藥。

案例十七;李某(妹),女,16個月。1997年10月初診。母代訴;就診前2月因中耳炎及肺炎高熱五天而入院治療,留醫十二天後出院。出院後又感冒,支氣管炎,玫瑰疹,水痘,伴腹瀉,夜啼,要求中藥治療。體查;胸背皮膚有疏落水痘痕,肝大一公分半。
服中藥九劑後水痘痊愈,咳嗽止,肝亦已正常。續服中藥四周,臨床治愈停藥觀察。三個月後曾發熱覆診,肝仍正常未見腫大。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