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 皮膚濕熱(9)

疱疹與帶狀疱疹

中醫稱「帶狀疱疹」為蛇串瘡。是皮膚上出現簇集水疱、常沿身體一側成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疱疹性病証。單純性疱疹常於口周、下陰等部位皮膚與粘膜緣處局限性出現。蛇串瘡的形成,主要為感受毒邪、濕熱內蘊,濕熱毒邪搏結,壅滯肌膚所致。肝病既影響於心,又影響於脾,如肝郁化火,火與心氣相連,風火相搧,故皮膚潮紅、痛如火燎。肝旺侮脾,脾濕內困,蘊而化熱化毒,濕毒流於肝膽經脈循行之部位,故見疱疹、水疱、糜爛、滲出等。從病機分析,臨床常分肝膽火盛、脾胃濕熱、肝郁氣滯、氣滯血瘀等四型。由此可見其分型與慢性肝炎分型的內在聯系。現代醫學,已確定疱疹的病源,是水痘一帶狀疱疹病毒所感染。且常伴發疱疹性慢性肝炎。

蛇串瘡之病名源於清《外科大成》,其實隋、明、清朝歷代醫者對本証記載詳盡,診治方法上各有千秋。尤以清朝《醫宗金鑑》提出了臨床上療效頗佳的辨証治療方法;“肝心二經風火、治宜龍膽瀉肝湯”。“脾肺二經濕熱、治宜除濕胃苓湯”。由於療效確實,此方法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因而亦可看出,中醫對有關病毒引起的皮膚損害的處理,往往就是治療慢性肝炎的舒肝解郁、清肝泄熱、活血化瘀、利膽健脾、清利濕熱、行氣止痛等治則,并取得確切的療效。

案例介紹

案例十四;孫某(電腦號2550),男,29歲。2001年6月初診。自訴全身皮膚多丘疹、脫屑,搔痒已十多年,反复生暗瘡,常痔瘡發作伴出血,曾胃病驗出有幽門菌,已服西藥治療。現常口角疱疹,倦怠。疱疹發作時常有發熱和感冒征,嚴重時會有咳喘。平均每年均發作1~2次。雙小腿內側脛前疼痛,局限壓痛已多年。體格檢查;面多痤瘡疤,舌胖齒印,肝叩痛,肝大三公分。擬診慢性肝炎(未排除疱疹性)肝郁肺燥、濕熱蒸騰、絡阻血瘀三型。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續服中藥,治療期中有多屁、腹痛、腹瀉,濕熱大便,曾痔瘡發作并脫出,伴便血。續服中藥二周痔血消失,痤瘡痊愈。共服中藥三周自行仃藥,未完成系統治療。

二月後疱疹復發,曾發熱、頭痛、喉痛及口周泛發疱疹而服西藥五天後复診。可見唇周皮膚集簇性疱疹、部分融合、結痂。肝復發腫大一公分半。服中藥七劑,肝已正常,大便濕熱、多屁,疱疹消失僅遺留皮膚潮紅、搔痒。為完成系統治療續服中藥三十四劑,後因赴加拿大而仃藥,已臨床治愈。

唇周皮膚集簇性疱疹、部分融合、結痂
(2001/9/21)

案例十五: 陳某 (電腦號2363),女,50歲。2001年2月初診。自訴六歲時有肝炎病史,曾因甲亢而手術治療。有月經不調,經量甚多,瘀多。常煩渴、多飲、食慾亢進、夜尿、失眠、倦怠。近四天來右手上臂、前臂有帶狀泡疹(沿橈神經徑線),皮損局部有灼痛感。體查膚色蒼黃、消瘦,肝大一公分半,下肢浮腫(++),靜脈顯露,有毛細管擴張。擬診慢肝、甲亢、月經不調、貧血、下腔靜脈高壓、帶狀疱疹。

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自覺氣短、口咽乾涸減,大便暢順,左側胸、腋內有疼痛感。泡疹範圍較闊,但泡疹開始消散,色焦,結痂,全身浮腫較著,下肢浮腫指壓痕(++)。再服中藥三劑,胸、腋內痛減,氣促消失,疱疹痂皮部分脫落,皮損局部有痛感。續服中藥至二周疱疹已愈遺下色素,下肢浮腫明顯減輕。系統中藥治療四周仃藥觀察。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