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 皮膚濕熱(4)

濕疹

         皮膚濕疹中醫又稱為「浸滛瘡」,指遍發全身、糜爛流汁的病証,其病名最早見於《金匱要略》。認為病源是“心家有風熱,發於肌膚”,根據其不同的發病部位及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濕癬、乾癬、濕毒瘡、綉球風等數十種名稱,一般認為泛發性濕疹或因肝炎、腫瘤、神經衰弱等致全身遍發搔痒滲出,抓津黃水等均屬此範圍﹙其實後二者亦應認為是嗜肝性病毒感染的結果﹚。歷代醫家均認為「浸滛瘡」的形成,主要是氣血虛弱、衛外不固、臟腑失調,外受風濕熱邪,內外相關;內因為脾胃虛弱、情志不節、肝風內生。外因如多食魚腥海味、五辛發物,或風濕之邪博於皮膚。漢代張仲景已奠定了治療以「利濕」為主的臨証手段。如以「浸滛瘡」病機分析常分為;風重於濕、熱重於濕、濕重於熱、血虛風燥、濕熱瘀滯、濕熱化毒等分型。我們不難發現其分型與近代「慢肝」臨床中醫分型的內在聯系,表現出慢肝進展過程中不同階段機體反應的病理改變。上述分型症狀、體征、脈象各異,篇幅所限不能詳述。但事實上,各型濕疹經辨証後進行「利濕治肝」的中藥治療,確能收預期的治療效果。

案例介紹

案例四; 陳某(電腦編號314),男,1歲。其祖母,父母均有慢性肝炎,已在本所使用中藥治療達臨床治愈。患嬰於一九九七年三月初診。母代訴患兒產下後十餘天即有皮膚病,皮膚專科診斷為小兒濕疹,但經反覆治療效果仍不著。體檢可見患兒營養不良,發育欠佳,全身皮膚泛發性濕疹,面部及肘窩、腕、踝等關節皮膚均可見皮膚糜爛、潮紅、有多發性小丘疹。腹軟脹,肝大一公分半。擬診慢肝濕熱蒸騰型(皮膚濕熱)。因家長不忍喂飼中藥,未認同中藥治療。

四個月後,雖經專科及西藥治療,皮損未能控制,患兒脾氣差,夜啼,腹脹、泄瀉,大便每日四至六次,只能進食豆奶。皮疹已泛發蔓延全身,潮紅、乾燥、部分區域皮膚卻糜爛、出汁、皸裂、脫屑。肝仍大一公分半,經家屬要求中藥治療。內服中藥八天後,肝已正常。患兒皮膚糜爛、搔痒減,面及四肢皮損明顯好轉。服用中藥四周後,皮損已臨床治愈,故停中藥觀察。

八個月後,因扁桃腺炎發熱伴皮損復發而曾留醫治療,退熱出院後覆診,患兒仍消瘦,面頰又潮紅,左側面頰有斑丘疹,肝大三公分,為第一次復發。經服中藥四天後,左面頰潮紅消退,皮疹消失,肝已縮小一公分半。再服中藥四天,肝已正常。皮膚表面未見皮疹。經系統治療續服中藥四周才停中藥。

九九年一月其父覆診,謂其小孩皮光肉滑,濕疹未見復發。

案例五;陳某(電腦編號359),男,21月。1996年10月初診。母代訴患兒出生後不久,全身皮膚泛發紅色丘疹,搔痒,脫屑,睡不安寧,反覆傷風、咳嗽、發熱。體查發現患兒消瘦,營養發育不良,全身皮膚泛發性乾燥、脫屑、有搔抓痕,尤以頭、面部及四肢尤甚,四肢皮膚呈魚鱗狀、伴脫屑,雙肘、睕關節內側皮膚有局限性潮紅、糜爛、出汁。腹軟,肝大一公分半。擬診慢性肝炎肝郁肺燥、濕熱蒸騰型合併嬰兒濕疹。服中藥十三劑後,皮膚逐步明顯好轉。肝濁音界亦已正常。續服中藥兩周後自行停藥。 兩月後及半年後曾兩次覆診,肝仍正常。皮膚仍稍乾燥,但無皮疹、搔痒及脫屑。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