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 皮膚濕熱(3)

常見「皮膚濕熱」引起的皮膚病

急性「嗜肝性病毒」感染,常使部分患者在嬰、幼兒時期已能發生多型性皮膚損害,如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脫屑和結痂,即嬰兒濕疹、蕁麻疹、色素蕁麻疹、丘疹樣蕁麻疹等。部分患兒如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系統的中藥治療,常遷延轉入慢性期,臨床常有皮膚乾燥、搔痒,脫屑甚至呈粗糙魚鱗狀皮膚改變。容易誘發痱子、小兒尿布性皮炎、汗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或鵝口瘡。反复發作的皮疹和皮膚乾燥亦可延續至兒童和成人階段。後者以雙下肢和腹部皮膚為著,常感皮膚粗糙、搔痒、脫屑、皸裂,呈魚鱗狀皮膚粗糙改變,甚至局限形成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每於冬天時症狀顯著加劇。青年人的頑固性痤瘡、風疹、濕疹、疣類等皮損常與慢肝有密切的關係。成人以後,慢肝「濕熱蒸騰型」的患者,往往不論男、女性,頭臉部多會有皮脂分泌旺盛,容易痤瘡,脫髮,易使面部眉端、耳周、胸前或背部的皮膚敏感、搔痒、色素沉著。如蘊熱肝郁,往往成為致敏源而導致風疹、濕疹、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單純性泡疹、帶狀泡疹、唇粘膜病變和口腔反复多發性潰瘍。因搔痒而長期搔抓引致皮膚肥厚、苔癬化、局限性皮膚色素沉著和脫屑。

從我們中心既往病案資料統計中顯示;電腦收集了「肝濁音區異常」患者共2654例不全統計中,患有臨床上幾種最常見的皮膚病患者就有512人,佔19.33%。其中以痤瘡最為常見,為202例佔7.63 %,濕疹為91例,佔3.44 %,汗斑為91例,佔3.44 %,風疹為74例,佔2.79 %,泡疹37例,佔1.4 %,牛皮癬17例佔0.64 %。而其中部分案例的就診原因,是以患上皮膚病而要求診治,從而體檢發現有肝區濁音界異常。

由上述資料顯示,最常見的慢性肝炎患者合併皮膚濕熱時表現的數種疾患,當推痤瘡、濕疹、風疹、泡疹、牛皮癬、神經性皮炎等。現把數種皮膚疾患的一些典型案例簡單介紹,用以說明併發皮膚損害的慢性肝炎患者以單純的中藥系統治療後,「皮膚濕熱」的症狀好轉或消失來証實臨床上皮膚疾患與肝病的關係。亦說明了中藥治療嗜肝性病毒感染後肝濁音區正常和皮損愈合的效果的一致性。從而反証;中醫對慢性肝炎分型的正確性和中藥對慢性肝炎的效果。

案例介紹

案例三:何某(電腦編號2109),男,28歲。2000年4月初診,自訴幼年反复有皮膚病,近二年多又皮膚搔痒,曾中西醫及專科診治均謂患有濕疹,但內服外治均未奏效。伴長期倦怠,反复感冒,有尿黃,大便易濕熱腹痛、腹瀉。九一年曾患甲型急性肝炎。西藥治療後曾注乙肝預防針。從患者臨床上表現的多系統症狀顯示,為典型慢性肝炎。體查時可見皮膚乾燥,粗糙,雙脅及下肢多集簇性或疏落皮疹,泛發性多型皮損,(斑疹、丘疹、搔抓痕、潰爛、色素沉著)。有脫屑,見多數搔抓痕。肝區叩痛,肝大三公分,脾區濁音。續服中藥治療曾反复濕熱肚痛、腹瀉、日二、三次、量多、色啡黃。經三周中藥治療後皮膚搔痒、皮損浸潤均減輕,皮損範圍逐漸縮小、皮損邊緣較清淅。大便稀爛、量多,肛門搔痒,尿黃。再繼續服用中藥,皮損完全消退,遺下皮膚乾燥和色素沉著、仍見脫屑和泛發性汗斑。共系統服用中藥八周,臨床治愈仃藥觀察。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