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一 – 皮膚濕熱(2)

肝病的皮膚表現

肝病時合併的皮膚病變,表現較為覆雜,除了病毒感染直接導致患者的皮膚、粘膜損害做成的病征外,不少慢性肝病患者,長期及反复的炎症發展,抗原抗體複合物大量沉積,常影響機體免疫系統,當病程進展使肝臟的機能逐漸失調時,亦必然影響內分泌及產生物質代謝障礙,因而病損亦必然會表現於皮膚或粘膜上。不少的案例顯示;皮膚、粘膜的損害,往往是病毒感染初發症狀,亦是慢性肝炎活動階段的明顯指征,其中有些還是嚴重肝病的啟示(如自發性皮下出血性紫癜常為早期肝硬化、血小板減少導致的凝血機制異常。急驟的黑色素沉著(老人斑)、肢端浮腫常是急劇腎氣虛絕的表現,患者的肝病已進入了肝硬化、肝癌等晚期階段),顯示肝病發展已經使機體內某些臟腑功能逐漸步入衰竭。

        這些皮膚表現對慢性肝病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如黃詠齊主編之「肝病與全身性疾病」一書就提及;

膚色蒼黃: 百分五十至六十的慢肝及肝硬化患者,可出現程度不同黃疸,常提示肝有活動性病變。未暴露陽光下之腹部皮膚,尤為清晰。
皮膚搔痒: 無論患者有否黃疸均可發生皮膚搔癢,尤其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早期時即可出現。一般認為肝病能致膽鹽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致,久病時,可見皮膚會有粗糙、脫屑、增厚、色素沉著等改變。
 色素沉著: 色素沉著似乎與肝病的病程長、病情較重有關。一般認為這是患者體內雌激素增加、腎上腺機能減退有關。肝病患者的暴露部位(如面部、眼眶周圍)皮膚黝黑、色澤灰暗易伴色素沉著,其發生率約百分二十。肝硬化時,往往下肢脛前區出現密集的斑片狀色素沉著。在慢性肝病發展到肝腎二虛型時,血熱或血液不充,皮膚粗糙發黑,黯然無光彩,患者明顯全身皮膚會膚色鯬黑。
皮下出血: 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患者常有出血傾向和出血現象。這是因為肝病時凝血因子合成減少、消耗過度、製造凝血因子的原料缺乏、脾功能亢進、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等因素所致。有部分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鼻血、牙齦出血、或嘔血、便血、尿血。
黃色瘤: 慢性肝功能不全時血清脂質和膽固醇含量長期持續增高,引致脂質堆積,被組織細胞吞噬,形成黃色瘤。患者的表現為皮膚出現扁平或結節狀黃色瘤,扁平者多在眼瞼、手掌、頸、胸、背部,結節者多在腕、肘、膝、踝部關節伸側和臀部。
肝掌、蜘蛛痣、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紫癜 肝掌、蜘蛛痣、面部和下肢紅斑、集簇性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等症狀和體征,均可能出現於肝病或肝硬化患者,這些症狀與雌激素增多、免疫複合物性血管炎引起毛細管通透性增加、或肝病時血小板減少和凝血障礙有關。


案例介紹

案例二;周某 (電腦編號1278),男,37歲。1999年7月初診。自訴倦怠,尿黃,五年前曾患胃痛,經服藥治療痛止。但仍常有腸胃不適,每天大便1~2次,數月前曾便血,現天氣轉變即喉痛,咳嗽,多痰。體查腹脹,胸腹壁靜脈顯露,肝區叩擊痛,肝大三公分,下肢浮腫(+),擬診慢肝肝郁肺燥及濕熱蒸騰型,經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系統治療五周,臨床治愈停藥觀察。

但八月後皮膚泛發痒疹,搔痒,潮紅、脫屑,以雙耳珠尤甚。曾皮膚科治療確診濕疹并注射針劑仍未效。伴喉痒,咳嗽,舌下潰瘍。體查復發肝大三公分,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一周後皮疹消退,痒止。系統中藥治療四周後停藥觀察,至今無復發。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