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十 :下焦濕熱之四 (淋.濁.帶)

「嗜肝性病毒」感染既能導致下焦濕熱引起上述 “淋”、”濁” 諸證。若長期未能療肝清除濕熱、則易產生肝虛、氣虛、腎虛,其結果必然導致水失升降,令腎與膀胱氣化失司。故淋、濁經久傷腎、膀胱積熱,則小便點滴、流出不暢。日久不思治本,繼而淋、濁阻塞、足使小便閉塞、淋瀝難通、尿水蓄於膀胱而難於排泄、小腹急痛、煩苦萬狀,成為「癃閉」。「癃閉」與「淋証」均屬小便困難,但後者是指排尿淋漓澀痛,尿量正常。「癃閉」是指小便短少,點滴而出,甚至小便不通為主的病証。故「癃閉」一般較淋證為重,預後較差。為老年人的常見病。

如腎虛津液枯竭以致邪入膀胱、蓄而生熱、積而成實、則成為「胞痺」。病狀可有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澆以湯,小便濇少或遺尿。

《黃帝內經》書中提及;“其病「癃閉」,邪傷腎也”。《靈樞‧本輸》亦指出「癃閉」是肝所生病。明朝李中梓認為,“肺燥、脾精不昇、腎燥熱、膀胱不利等原因可形成「癃閉」”並指出“「癃閉」和肝經、督脈及三焦功能有密切關係”。其實,這些都是慢性肝炎病程發展的不同階段形成的病理表現。故慢肝後併發的前列腺等疾患 ( 包括前列腺炎、增生,膀胱張力減弱,膀胱括約肌痙攣,尿路炎症、結石,神經性尿閉等使尿流滴瀝和尿瀦留 ) 均屬下焦濕熱的範疇。

”癃” 與 ”閉” 是有所區分;“癃” 是指小便短少,病勢較緩、較輕、尿淋漓點滴而出,一日數十次,或勤出無度,故莖中澀痛。“閉” 是指小便不通,欲解不能,病勢暴急者,尿無點滴下出,故少腹脹痛,捫及脹滿之膀胱,俗稱「尿潴留」。

既然「癃閉」往往是下焦濕熱的結果,唯一的預防方法,就是早期有效的系統治療 ”慢性肝炎”,臨床治愈後,當然就可以減少或防止「癃閉」的形成。

案例介紹

案例六;楊某(電腦編號2112),男,33歲。主訴:一年多前驗血發現有乙肝小三陽(表面抗原、表面及核心抗體陽性),自覺三月前開始尿痛、排尿不暢、流黃色粘液分泌物。西醫治療後症狀曾消失,但近來又反覆有尿痛、尿刺、排尿不暢,驗血尿酸較高達474(90~420)。過去有反覆痤瘡,胃腸不適,易腹痛、腹瀉、多屁。就診時仍覺有濕熱肚痛、腹瀉、大便稀爛、濕熱便,伴尿痛、尿頻、排尿困難、倦怠、痤瘡。體查;面色蒼黃、肋脅畸形、右脅膨隆、左脅下陷,肝輕度叩痛,肝大三公分。為嗜肝性病毒病之濕熱蒸騰型、胃腸和下焦濕熱(癃症)所致,經服用中藥三劑,肝正常,仍有肝區叩擊痛。自訴腹瀉已止,屁減,小便通暢、色黃。

服中藥第2周後自訴腹脹,極多屁,曾腹瀉日5次、色黑、稀爛、腹隱痛,尿暢順,無尿頻、尿痛。亦無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腹壁皮膚乾燥,肋脅部靜脈顯露,肝正常。服中藥23劑仍多屁,惡臭,尿暢順,無分泌物及排尿不適。但訴近2次射精有不暢感。繼續服中藥後症狀又全消失,已完成系統中藥治療,自覺無不適,臨床治愈故仃藥觀察。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