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九: 肝源性眩暈 (上) (耳源性眩暈、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綜合征)

按中醫見解,眩暈是因人體內如因脾虛困濕、肝邪不能疏泄、乘風化熱上昇於腦,動肝之火或痰火之邪上逼,擾亂清明之氣,以致化為眩暈。至於勞倦過度、飢飽失時、七情六慾、久病之後、氣血二虛或短期內大量攝取大量水份,甚或服用過度寒涼湯水及藥物等,均可誘使眩暈發作。故凡足以動肝之火、傷氣、傷陰皆足發生眩暈。 較嚴重的「眩暈」症狀發作時,往往是頭暈、目眩,如坐舟中,腦為之轉,耳為之鳴或如天旋地轉、噁心、嘔吐。虛者常止作有時,常被西醫診斷為耳水不平行,或稱美尼爾氏綜合征。

          嗜肝性病毒感染而致慢性肝炎的患者,常明顯表現出患者體內心火、肝火、肺火亢盛、大腸燥熱,陰津虧損、腎水不足。故早期即可產生肝郁燥熱、痰濕氣虛。當病久失治,必將導致脾虛、血虛和肝腎二虛,故有不同程度的「眩暈」症候,且極為常見。慢性肝炎患者常合併「內耳眩暈病」的臨床症狀,完全可用中醫辨証論治的機理予以解釋。實際上,通過中藥系統治療使慢肝得以臨床治愈,耳源性眩暈大多數得以明顯緩解,甚至根治。

         中醫對眩暈之辨証分型,同樣可按慢肝分型,分有數型;濕熱蒸騰型 (眩暈頭重,周身酸痛、胸悶氣塞,飽滯泛惡、困倦失眠,苔利脈滑);氣血二虛型 (頭昏目花,面色萎黃,心悸耳嗚,納差乏力,舌淡脈軟);肝肺郁熱型 (眩暈伴頭脹痛,面紅口苦,多夢失眠,情緒急燥,齦腫聲嘶、脈弦數,舌質紅、苔薄黃);及肝腎陰虛型 (眩暈耳鳴,腰酸膝軟,內熱心煩,口乾舌紅,煩渴夜飲,脈細數)。分型雖似覆雜,但說明了肝源性眩暈與肝病發病機理的相同性,臨床上用有效的中藥系統治療,常收療效確實的結果。

案例介紹

案例一;黃某(電腦編號531),男,36歲。發作性眩暈已一年,發作時天旋地轉,伴噁心。向有反覆腹瀉史。曾做腦掃描結果正常。1990年有腎石史,並在95年曾自行排出尿石。1997年4月初診,體查:面色晃白,舌胖齒印,下肢浮(+),腹軟脹呈蛙狀腹,肝肋上4.5公分,輕度叩擊痛。擬診為慢性肝炎合併耳水不平行(美尼爾氏綜合征)。服中藥三劑,眩暈止。腹氣脹明顯減輕,肝區濁音界叩診,發現實際肝大3公分。下肢仍有指壓痕(+)。共服中藥18劑後,肝己恢復正常,下肢浮腫消失。六周後完成療程才停藥。眩暈至今未見發作。

案例二;陳某(電腦編號237),男,48歲。1997年1月初診。1976年有蘭尾切除手術史。自訴驗血曾發現甲型肝炎抗體,已注乙型肝炎預防針,四月前驗血更發現血中酵素過高,西藥無特殊治療。近三月來反覆眩暈、嘔吐。曾因眩暈天旋地轉、嘔吐劇烈而入院留醫治療,曾用西藥及物理治療未效,現仍反覆發作性眩暈,時間短暫。

過去常感倦怠、周身骨痛、尿黃、納欠佳,心悸、失眠、脅痛、夜尿多。體查:脈搏104次/分,皮膚乾燥,脫屑,呈鱗片狀、以腹部皮膚尤顯著(自幼有皮膚乾燥綜合征),舌胖齒印,腹脹,肝區叩擊痛,肝大一公分半,下肢浮腫(+)。服中藥13劑肝已正常。系統治療期中,眩暈全消失。反覆中藥調理,驗血酵素已正常。至今已4年余,眩暈未見發作。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