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八: 梅核氣、梅核膈與肝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

前文述及女患者李某(電腦編號292) 患嗜肝性病毒病濕熱蕉騰、氣血二虛、絡阻血瘀而反复就診,就診以來追蹤隨訪八年多,至今已查出肝大复發共十三次。其中第八次肝大復發時;即97年5月間因突發性胸骨後和左側胸痛曾急診入醫院觀察治療三天,疑診為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但心電圖和胸部X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亦無相應症狀和發熱,故胸痛略緩解後即出院來本處复診,自訴左側胸痛、納呆、噁心、噯氣、脘腹脹痛、有濕熱便。體檢發現;腹脹、鼓腸、肝大三公分。疑為胃食管反流引起之食管源性胸痛(即中醫謂之梅核膈)。服中藥五劑後肝縮至肋緣,仍感左胸背痛、程度明顯減輕,尚膚色蒼黃、倦怠、睡欠佳。再服中藥五劑肝濁音界已正常,僅餘左脅隱痛、大便濕熱,三周後胸脅痛全止,故續用中藥完成系統治療,後臨床治愈。

其實,慢肝患者發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時,稱為「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潰瘍形成和食管裂孔疝。產生原因常為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常或劇烈鼓腸、肝硬化腹水、左心肥大壓迫食管。而嗜肝性病毒病時患者常因肝細胞炎症水腫、混濁腫脹,使肝臟體積明顯增大,臨床上肝區濁音下界下移達四公分半亦不少見,因肝為立體器官、應想及上下前後體積擴大、重量增加,能明顯占據腹腔內體積,而門脈高壓血流亦瘀滯郁積導致胃腸粘膜鬱血、蠕動減慢,腸腔內容容易發酵形成高度鼓腸,如加上肝硬化後腹水形成等因素存在、迫使腹內壓力明顯增高,均極易使胃內容物反流入食道。而胃內容物中的胃酸、胃旦白酶等物質均可損害食管粘膜、因而發生食管粘膜炎症、糜爛或潰瘍。其臨床症狀常表現為胸骨後燒灼樣不適或疼痛感,尤以平臥位時較為明顯。亦可出現進食不暢、吞嚥困難或疼痛。間亦有表現為劇烈胸痛 (狀如心狡痛) ,稱為“ 食管源性胸痛 ”(即中醫謂之梅核膈)。但如病毒性肝炎合併腦神經病變時影響舌咽神經,患者亦可出現飲水嗆咳,吞咽不暢或吞咽困難等臨床症狀。下面我們再介紹一例較為典型的【梅核氣】案例,該案例未被確診為慢性病毒性肝炎前,於臨床上已顯示出典型嗜肝性病毒病和反复發生梅核氣症狀。

案例三;溫某 (電腦號673),女,38歲。已婚。初診日期: 1991年5月。自訴反复外感、常感胸部有梗塞感,喉中異物感喀之不出、吞之不下、咳時無痰,常伴胃脘脹痛、噁心、因體查發現肝大肋緣,明顯肝區叩擊痛,疑診嗜肝性病毒病肝郁肺燥合併梅核氣。屢經使用中藥調理而使臨床症狀消失。

93年复診訴失眠、痔血、曾驗血發現乙型肝炎帶菌。經超聲波檢查肝大三公分,確診乙型肝炎。間斷中藥治療仍反覆肝大,有梅核氣、胃腸濕熱及外感征象 (醫者註;當時醫者仍未有4~6周系統治療概念,任由患者隨意服用中藥)。

97年4月間覆診,自訴曾因胃脹痛、梅核氣、胸痛而曾作胃鏡檢查;據稱發現胃內有幽門菌,已西藥系統抗菌治療療程完畢。但現仍有脘腹脹痛,噁心、噯酸症狀,且有明顯【梅核氣】感而再复診。體查又發現肝區濁音界異常;肝大肋緣。經中藥系統治療2周後,肝已縮至正常,臨床症狀消失。經系統治療4周後臨床治愈始停藥觀察,至今未見复發。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