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五 : 肝源性胆道疾患 (二) 膽石症

過去不少人認為只在肝硬化時才伴胆囊非特異性炎症和胆結石。但實際上,臨床發現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即屬慢性肝炎患者),不少已經是因胆石、胆道感染而接受了胆道手術。可惜的是;部分患者在手術後,原有的慢肝症狀(臨床醫生以為是胆道疾患的症狀),并沒有因手術治療而消失。上文我們就提及;電腦資料顯示,2455例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中,有61例因胆囊炎、胆石症已做胆道手術者(佔2.84 %),她(他)們仍於胆道手術後因臨床症狀而覓醫尋求繼續治療。

有報告指出;病毒性肝炎的胆囊損害發病率,可因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各異。在重症肝炎時發病率幾乎是100 %,急肝時為56.7 %,慢性活動性肝炎時為51.1%,慢性遷延性肝炎為33.3 %。

亦有報告指出;胆囊病變在肝炎發病一周內檢出率為81 %,一周後為28 %。更有少數案例以急性胆囊炎為首發症狀的病毒性肝炎。

而肝病時亦常伴膽結石,有報導由肝炎至出現膽結石,被檢出間隔時間一般為8~20年,平均為13年。但臨床上,患者常缺乏典型胆結石的症狀,亦很少出現胆狡痛。常見症狀主要為上腹不適、納呆,稍進食高脂和旦白食物後,即容易腹瀉。由於目前慢性肝炎的診斷標准過於強調【化驗】的異常結果,且一般并無理想西藥治療而易為臨床醫者忽略。故慢性肝炎患者纏綿而反覆復發的臨床症狀,往往易於為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的症狀所混淆。如臨床上已查出有膽石,更易被倉促施行手術取出結石,但術後慢肝症狀依然存在。故臨床上膽石症患者如伴肝炎病史及查出有肝濁音區異常,優先採用中藥系統治療慢性肝病,常能避免手術治療。

更有學者認為;肝病併發膽結石時,如已肝硬化,手術更宜慎重。

案例介紹 (續)

案例二;謝某 (電腦號2407),男,46歲。2001年3月初診。自訴有乙型肝炎抗體陽性,雙膝痛已三十年。胃痛十多年,因反复脘腹痛而長期服胃藥。有時扣出胃內容即感舒服,後在某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有沙坭樣贍石。故3年前曾做膽石手術,術後劇痛雖然緩解。但至今仍長期脘腹脹痛,食後腹脹,畏肥膩飲食,食後一小時內即需如廁,煩渴夜飲,大便濕熱稀爛,進食脂質較重飲食後易腹瀉,可日3~4次。胃酸多,常逆流至食管產生”燒心”的疼痛感。曾在某醫院胃鏡檢查,但無異常發現。體查肝區叩擊痛,肝大肋緣。

        服中藥三劑後肝已正常,噯酸減。大便日1次、有裡急後重現象。續服中藥      後胃痛止,反流漸減以至消失,曾有感冒反應續服中藥後痊愈,完成系統中藥治療後仃中藥觀察。

本案例應為慢性肝炎合併胆道感染、胆石症、肝性骨營養不良。

案例三 : 李某 (電腦編號2406),男,50歲。初診日期;2001/3/22。自幼有反复鼻敏感、哮喘、容易傷風、失眠、食後腹脹、多屁、反复皮膚乾燥搔痒、常感雙足腳底痛、現每晚仍需噴哮喘藥。去年初因體檢發現膽石症,但平時自覺除背痛外,無明顯胆道疾患引起不適。 2~3月後在本港某醫院手術切除胆囊。但接受手術後臨床症狀并無改善。體查;腹軟脹呈蛙腹狀、鼓腸、口唇粘膜分界、舌胖齒印、肝大肋緣,下肢浮腫(土)。服中藥三劑後睡好,乾咳已緩解,皮膚搔痒減。肝已正常。再服中藥三劑,睡眠好,無咳嗽、皮膚搔痒止。持續每日服中藥,自覺無不適,睡眠好、間多屁、浮腫消失,服中藥25劑時自訴右足呣趾背巨疣(約1.5cmx2cm)自行脫落(曾專科及多方求診,并已接受冰凍治療、電療、內服消炎藥等未愈)。系統中藥治療共服中藥39劑臨床治愈仃藥觀察。仃藥時仍少許舌胖齒印。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