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五 : 肝源性胆道疾患(一) 急、慢性胆囊,胆管炎

常言道 ”肝胆相照” ,說明了肝和胆道系統的關係相當密切。從中醫角度來看,胆道感染的病機要點,主要為疫邪侵襲、七情所傷、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肝胆氣滯,濕熱蘊結,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因而氣血瘀滯、熱毒壅盛,做成腹脹、脅痛、厭油、噁心、嘔吐、噯氣、泛酸等症狀,重者劇烈腹痛、畏寒發熱、皮膚黃疸、小便黃赤、口苦咽乾、大便秘結。這就是肝胆濕熱郁結、肝膽道感染的真締。

嗜肝性病毒病常累及肝、胆管系統,現已証實;乙型肝炎病毒可從胆管上皮細胞中复制出來,故這些胆道疾病應稱為「病毒性胆囊炎」「病毒性胆管炎」。嗜肝性病毒對胆道直接或間接的長期影響或肝炎病人的自身免疫反應,都是病毒性肝炎并發胆道炎症等疾患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於胆道系統長期受病毒感染,做成胆囊靜脈淤血、門靜脈高壓症,使胆汁瀦留時間延長、胆汁排泌障礙,由於胆汁成分異常,因而往往造成胆道結石。目前我們電腦資料顯示,2455例肝區濁音界異常患者中,有61例因胆囊炎、胆石症已做胆道手術者佔2.84 %,其中女性39例,男性22例。

嗜肝性病毒引起肝、胆道感染後,做成的胆道炎症、結石、進而形成腫瘤、繼發感染; 更因肝病發展而使凝血機制障礙和胆管靜脈曲張破裂,往往又會形成胆道出血。 故亦有學者提出;嗜肝性病毒病合併胆道疾患,應針對治療病毒性肝炎,其胆囊病變一般不需要處理。故此,如能及早中藥系統治療急、慢性肝炎,應為預防肝源性胆道疾患的重要措施。部分反复出現胆道感染、胆石症和上消化道出血而伴有肝病患者,均宜注意徹底進行肝病系統中藥治療,防止因肝病進展而引起反复有胆道疾患復發的症狀。

        急性胆囊炎是僅次於急性蘭尾炎的常見急腹症。其實,胆道感染是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按照目前臨床觀察,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出血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都應為嗜肝性病毒引起慢性胆囊粘膜感染的病理基礎上所形成的疾患。故早期均以非細菌性感染性炎症為主,若不及早在慢性肝炎的階段中發現和及時處理,當胆石形成,胆囊管梗阻(90%為胆石)導致胆囊缺血、損傷、抵抗力下降就會繼發細菌感染 (主要為大腸桿菌)。在臨床就會出現急劇而重篤的病情。我們在臨床上亦發現不少嗜肝性病毒病患者,有慢性膽囊炎、胆石症或已施行膽道手術。但即使手術後切除了胆囊,清除了結石,往往亦不能解除病毒性肝炎的胃腸症狀。

案例介紹

案例一;湯某 (電腦號2417) 女,48歲。2001年3月初診。自訴8歲曾患肝炎,曾驗血有貧血,胃鏡檢查有慢性胃炎,可見膽汁逆流回胃。結腸鏡檢有結腸水泡。素有極度倦怠、胃脹、脅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背,亦常感陣發性心悸、氣促。常便前有左側腹痛,大便濕熱。二十年來產女後,有長期腰痛,早上起床後難彎腰,痛至下午後才緩解。停經年余。

        近感倦怠、口咽乾涸、煩渴、反复脘腹脹痛、厭油、煮菜聞油味即噁心,現唇脫屑、刺痛、口角皸裂、舌痛。體查;口唇粘膜腫脹、唇紋深有皸裂、脫屑、腹軟脹,肝大肋緣,有明顯叩擊痛,按壓胆區時有深吸氣痛。下肢浮腫(+),雙下肢皮膚可見有集簇性毛細管擴張。

        經服中藥3劑肝已正常。煩渴、多屁、再服中藥3劑瀉軟便2次、量多,仍腰痛,但下肢浮腫減輕。服中藥一周後腰痛減,但感喉痛、牙齦腫痛、大小便濕熱不清,肝仍正常,已無右上腹壓痛。服中藥三周時有倦怠、嗜睡,但骨痛、心悸已止,且腰痛減輕可彎腰。本案例為慢肝合併胆道感染、肝腎二虛。治療過程中已有明顯效果,系統治療仍未結朿。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