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三 : 嘔血(門脈高壓性胃病)(上)

引言

                  「絡阻血瘀」、「濕熱蒸騰」和「氣血二虛」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三個中醫分型,但這些分型症狀往往是亙為因果,亙相關聯,在患者身上常同時存在。故此,有些肝外系統疾病其實是疫毒病邪侵入體內而逐漸發展而成,人是完整的有機體,各種分型是沒有界線,從「門脈高壓性胃病」就可以窺見上述三型的因果關係,所以,對疾病的認識必需有中醫的「整體觀念」。

病機

                    門靜脈高壓是慢性肝病的必然結果,只要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持續發展,流入肝臟的門靜脈和下腔靜脈的壓力便會逐漸增高,常引致腹腔內器官及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和凝血障礙。故臨床上慢性肝炎患者體格檢查時,往往已可發現患者胸腹壁及下肢靜脈明顯顯露,側枝循環形成,毛細血管集簇性擴張,甚至下肢靜脈日益顯露、曲張,形成痔瘡及臨床上出現門脈高壓性胃病的症狀。甚者,患者出現反復嘔血、便血等症狀。

上述症狀產生時,患者體格檢查常有腹脹、肝臟濁音區異常,但早期時脾臟仍正常無腫大、亦未有腹水。這說明病程并不一定要發展至肝硬化時,才可導致門靜脈高壓和門靜脈高壓性胃病。

案例介紹

案例一;姚某 (電腦編號0439),男,32歲。初診日期1997年11月,主訴自幼常患口腔潰瘍、腹痛、反覆大便濕熱、日解大便三次以上而量少。亦經常有傷風、鼻塞、聲嘶、咳嗽、多痰、甚至哮喘。伴疲勞、失眠、頸梗、背痛、心悸、眩暈、尿頻、脫髮。七年前曾有胃出血住院史。亦易鼻出血,牙齦出血,便血(曾一次食鹿尾巴後有大量便血)。

                就診時主訴反覆有上腹脹痛,大便濕熱、量少,日三四次,帶鮮血、量少。兩周來外感未清,有鼻塞、聲嘶、鼻涕帶血絲、失眠、頸痛、腰痛、疲乏、心悸。家族無肝病史。曾驗血亦謂肝、腎功能正常,去年已注乙型肝炎預防針致再驗血發現抗體陽性。體格檢查:腹軟,上腹劍突下局限壓痛。肝大肋緣下1.5公分,有明顯肝區叩擊痛,下肢浮腫(+),脈搏88次/分。 服中藥三劑,肝已縮小至肋緣,仍有肝區叩擊痛,自覺無明顯不适,再服中藥三劑,肝大小正常(即肋緣上1.5公分)。系統中藥治療後症狀消失,臨床治愈仃藥觀察。

                以後患者反覆有不適即中藥治療,至今已數年。因常在外公幹,目前尚有間歇內服中藥調理。間覺明顯困倦及失眠。2000年4月再覆診,自覺間倦怠,酒後有周身酸痛,大便正常,但食辛辣食物後大便後,間抹措時有血跡,系統中藥治療以來已無胃痛,肝正常。

案例二;陳某  (電腦編號0261),男,64歲。素有肝炎病史。1986年7月初診,主訴近7-8年來長期噁心、噯酸、上腹疼痛、失眠。曾擬診為潰瘍病及神經衰弱,因而數十年來從未中斷每日服用胃藥及安眠藥。體查;患者消瘦、蒼老、衰弱、舌多皺紋,舌苔色白,肝下緣於肋上3公分。肝濁音區僅5公分。
肝脾超聲波檢查結果:為慢性肝炎,肝縮少,脾未腫大。肝功能檢查;C,C,F,T(++),胃腸鋇劑檢查: 有巨大胃小彎潰瘍,故擬診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合併肝源性潰瘍病、神經衰弱。 共服中藥三十三劑,肝濁音界恢復肋緣上1.5公分,舌苔仍薄白,以舌心為明顯,上腹無壓痛。食藥後仍有噯氣,胸翳,右脅痛,曾做胃鏡和活體組織檢查,証實為良性胃小彎潰瘍。半月後自行停服中藥。

        停藥後四月覆查,自訴仍間有失眠,腹痛。叩診肝於肋上3公分,超聲波檢查為輕度遷延性肝炎,肝略縮少0-1公分,X光檢查胃潰瘍已明顯縮小。服中藥後症狀又緩解,肝恢復肋緣上1.5公分,系統服用中藥六周後停藥。 以後數年,仍反覆中藥調理,曾患心肌缺血,泌尿系感染,膀胱石手術後大出血,高血壓等。均續用中、西結合方法調理。至今已觀察十余年,現年近80歲仍身體健康,無復發肝大。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