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二: 肝源性潰瘍、胃病 (上)

「肝源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性潰瘍」同是慢性肝病的一種肝外疾病的臨床表現。男多於女,兩者之比為2~4:1。消化性潰瘍可見於任何年齡,但多數在二十至五十歲之間,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高發期在三十歲左右,胃潰瘍常見於四十歲左右。其發病的年齡組別正與嗜肝性病毒病的高發年齡組相符(見圖一;二千例肝界異常患者年齡組別統計)。

病毒性肝炎患者常有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振、厭食、噁心、嘔吐、上腹部飽脹、疼痛和消化不良、反酸、噯氣等胃病典型症狀,常與單純性消化性潰瘍病混淆。即使過去有人認為上述症狀亦可是肝炎的臨床表現,但未明確是嗜肝性病毒使胃腸道受累的結果。已經有人對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研究,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肝病患者的胃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重症肝炎並發急性胃粘膜出血的發病率也較高。

究其原因,肝源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潰瘍的形成可能是

  • (1)          嗜肝性病毒能直接浸潤胃腸粘膜,產生病毒性胃腸病,令胃腸粘膜損害,出現粘膜水腫、炎症、糜爛而導致急、慢性胃腸炎,產生肝源性胃病的臨床症狀,並誘發消化性潰瘍。
  • (2)          嗜肝性病毒亦能直接啟動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應付複制之抗原,從而導致胃腸粘膜組織異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胃粘膜血流量減少,內分泌失調,因而攻擊因子增強所致。
  • (3)          嗜肝性病毒引致肝組織炎症水腫、肝代謝障礙使有關的激素和介質失衡引起血流重新分布,其有效血流量減少,使粘膜的循環及營養障礙,使胃組織中和胃酸能力降低,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有利氫離子逆擴散從而損傷粘膜,以致潰瘍形成。
  • (4)          慢肝和早期肝硬化引起回流入肝的門靜脈受壓,形成門靜脈和下腔靜脈高壓,使胃局部血液瘀積產生循環障礙引起缺氧,從而產生臨床有胃病症狀,甚至令食道下段和痔叢靜脈曲張,胃腸粘膜大出血。
  • (5)          病毒性肝炎肝臟機能障礙使胃泌素及腸源性組胺滅活功能降低,致使血中濃度增高,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泌素改變亦可使胃蠕動減慢,食物滯留時間延長,加劇對胃粘膜的損害。
  • (6)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時,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合併幽門螺旋菌感染及藥物性損害,均應與胃粘膜病理改變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

按照文獻介紹,慢性肝炎導致的胃粘膜的炎症細胞浸潤,較急性肝炎時更為明顯,而且大部分消化性潰瘍都是在患肝炎時發生。也就是說;已確診為慢性肝炎的患者(如已驗出各型抗體、抗原陽性、肝功異常、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有肝病之診斷和臨床醫師發現有肝區濁音界異常)合併有胃病、消化性潰瘍症狀者,均應認為是肝源性胃病、或肝源性潰瘍病,患者應作早期的中藥系統治療。

案例一;羅某 (電腦編號664),男,34歲。素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胃幽門菌病,經用消炎藥治療後仍反覆胃痛,長期以來有失眠,多夢,盜汗,疲倦。1998年3月初診時主訴胃痛,長期服胃藥。易傷風,近三天來喉痒,咳嗽,多痰,咳嗽時伴有頭痛。體查:舌胖,質紅,舌苔薄白,腹軟脹,肝區叩擊痛,肝大肋緣下1.5公分。

服中藥3劑,睡較好,咳嗽,頭痛已減輕。肝縮至肋緣。再服3劑,外感症狀消失,胃痛亦減。舌胖無齒印,肝已肋上1.5公分,共服中藥45劑完成療程,且症狀消失才停藥,中藥治療期中,已停服胃藥。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