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一 慢性肝炎「肝鬱肺燥型」及案例介紹

 (二)              鬱肺燥的病理發展及其危害性

慢性肝炎肝鬱肺燥型具有的症狀,其實是指「肝源性肺病」的早期及中期的征侯。因嗜肝性病毒和其他的生物源的致病因子感染同樣都可以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都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征。只是病毒性肝炎形成後,慢性病毒感染可因人體的機能狀態不同而反复發生臨床症狀。直至肝臟病變隨著時間轉移,逐漸變成晚期而引起更多嚴重的器質改變;如引起肺間質水腫,肺內分流血管增加及肺彈性減弱,才會逐漸招致肺功能障礙、過度通氣、低氧血症及併發肺水腫等。已經形成肝硬化時,肺功能障礙尤為顯著。所以,早期使用中藥系統治療,避免慢性活動性肝炎發展至肝硬化,是防止肺功能障礙的唯一方法。

早期慢性肝炎的肝鬱肺燥型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反覆鼻敏感、傷風、扁桃腺炎、氣管炎、哮喘等病所表現的症狀。具有的症狀包括反复有五內煩熱、肩背寒泠、頭痛、失眠、噴嚏、鼻塞、流涕、鼻出血、口乾、煩渴、夜飲、咽喉乾涸、喉痒、容易聲嘶、喉痛、梅核氣(喉中異物感)、多痰、頑固性咳嗽、陣發性劇烈嗆咳、胸痛、脅痛、氣短、氣促、甚至咳血絲痰、咯血、哮鳴,常因肺燥大腸熱而伴有尿黃、頑固性便秘和便血等症狀。

如早期的肝鬱肺燥不予以系統中藥治療,慢性肝炎的病理持續進行,就逐漸產生晚期的心、肺功能損害而發展為較重篤的病變;

  • 如已發展為肝源性肺功能障礙 ( 包括肝性低氧血症、過度通氣綜合征、肺功能障礙 ),臨床就會有頭昏、頭痛,手足麻痺,呼吸頻率快,乏力,缺氧、胸悶、氣喘、直立性呼吸困難、行動不便。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甚或出現發紺,亦可表現為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功能不全。
  • 如已發展成肝病性肺血管病變 ( 包括因門脈高壓引起的肺動脈高壓,肝性肺內分流, 門肺分流而導致右心衰竭 ),臨床常出現呼吸困難、暈厥、發紺、胸痛( 肺栓塞 ),心前區痛 ( 冠狀動胍供血減少),右心衰竭 ( 頸靜胍怒張,肝頸反流征陽性、腹水、下肢浮腫、肺底囉音,心界大、心雜音 )。甚致肝衰竭時併發肺水腫 ( 表現為胸部壓迫感、呼 吸窘迫、發紺、端坐呼吸、脈細速,患者可咳粉紅色泡沬樣痰 )。
  • 如患有肝病性肺部病變,可以發生;
  • 「肝病性間質肺炎」;肝硬化者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杵狀指、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不治者常2~4年死亡。
  • 「肝性暴發型致死性肺炎」;常於肝硬化脾功能亢進切脾手術後發生。多見於嬰兒、兒童,術後畏寒、高熱等呼吸道症狀及休克,預後差、死亡率較高。
  • 「內毒素血症的肺部病變」;肝臟病變時由於肝臟失去屏障功能,一旦并發內毒素血症,往往肺部首先受損。早期即因過度通氣而引起呼吸性鹼中毒,繼出現肺動脈高壓,進一步可呈現缺氧、酸中毒、充血性肺不張、最終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有資料顯示,慢性肝病時關於內毒素試驗的診斷用的 “鱟溶解試驗” 陽性率可達93.3%。
  • 「肝病藥物性肺損害」;肝硬化時應用魚肝油酸鈉、硫唑嘌呤和環孢霉素、青霉素等,均可導致肺部損傷引起多種肺部症狀。
  • 如產生肝腎綜合征有時因鈣磷代謝障礙而致肺鈣沉積,使肺組織變硬、肺泡壁、肺泡內廣泛鈣化及不同程度間質纖維化,肺容量減少。常有消瘦、氣促、呼吸囷難、紫紺、X光有斑片狀浸潤。病變廣泛時可嚴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上述不厭其煩的介紹,雖然枯燥無味又過於專業,但最少希望能使大家有一個概念;慢性肝炎的發展不是無傷大雅,而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發展的結果,一定會導致心、肺功能受損,亦常是人類死亡的直接原因。臨終的患者往往被診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致死,但有多少人會考慮到嗜肝性病毒感染在人的一生中所做成的損害,可能是直接的致死原因呢?只有認識到嗜肝性病毒病的危害性,才能早期求取正確的診斷和早期接受中藥治療。對照您和您們的家人,他們有沒有類似症狀?

*部分資料摘於黃詠齊主編之《肝病與全身性疾病》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