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肝區濁音界異常對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價值(上)

        本來今天一文是繼續介紹慢肝中醫分型中的肝郁肺燥型的資料,但接讀者來電詢及有關「肝區濁音界」的問題,考慮再三,覺得還是應該抽點篇幅先來交待有關“正常”和“異常”肝區濁音界的區別,並應該說明異常肝區濁音界對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價值。

        中醫數千年來對疾病檢查診斷,一直是沿用「四診」,即“望、聞、問、切”,應用在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診斷中,都有具體的內容。在接診病人時,除詳細了解家族及既往史(即患者家族及既往史中有否肝癌、肝炎病史? 曾否確診有甲、乙、丙型肝炎抗原、抗體陽性史? 有沒有肝功能異常史、超聲波或電腦掃描証實肝炎的病史? 有否與慢性病毒性肝炎有關症狀、疾病史等)的資料外,還會通過「四診」去了解患者神態、體型、膚色、舌診和脈診,來確定有沒有慢性肝炎的診斷,並通過四診的檢查結果斷定其慢肝的分型。

肝臟局部檢查的範疇

        不過在肝病診治過程中,我們認為在「切診」檢查脈理的基礎上,有必要增加肝臟局部檢查 — 即是檢查患者下列各方面:

(1)   胸腹部皮膚有否蒼黃、鯬黑? 皮下血管是否顯露 ?

(2)   有否雙側肋脅畸形、肋脅有否明顯不對稱 ?

(3)   有否肝區叩擊痛?

(4)   肝區及脾區濁音界是否正常 ?

(5)   雙下肢有否浮腫、靜脈顯露或曲張、脛骨前指壓有沒有指壓痕 ?

        確定肝臟有否腫大是診斷與觀察治療肝病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訓練中醫掌握肝臟 “叩診” 檢查作為 「切診」的內容,以便協助肝病臨床診斷,這樣將會大大提高醫生診斷的信心與病人接受治療的決心(因患者及其家人均可聽到叩診的結果)。

「叩診」的方法

        其實所謂“叩診”,是檢查患者的肝區濁音界。方法很簡單,步驟如下:

1)     檢查者先用左手中指平貼被檢查者腹壁皮膚上;

 

2)     左手置於臍旁位,再用右手中指垂直屈曲,逐漸向被檢查者肋脅部分上移;

 

3)     利用腕關節活動使右手中指尖間歇叩擊左手第二指節而發生聲響。

 

4)     因腹內臟器介質不同 (腸腔有空氣、腸腔內容,而肝為實質器官),所以應發出空或濁的音響,檢查者從而判定出肝臟濁音界下緣的位罝。如肝區濁音界異常,可結合臨床資料協助診斷。

 

 現代中醫應學習「兼收並蓄」

        上述的檢查內容常可以使醫者掌握患者體格檢查中有關肝局部的第一手資料。雖然肝區局部檢查和下肢體檢是西醫 “視、觸、叩、聽” 的體檢程序中的一部份內容,但為豐富中醫「切診」的內容而替肝病患者進行檢查,應該說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好選擇。現代醫學日新月異,先進的診療技術,近代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臨床感染病學的最新知識等,都是現代中醫應該「兼收並蓄」的範疇。只要遵循中醫傳統對疾病認識的各種正確觀念,尋找出中藥治療疾病的規律,挖掘和發揚中藥治療疾病的方劑組合,達到治療疾病的優越效果、總結出前人的治療經驗,做到 ”古為今用” 以填充目前醫藥的空白點,正是中國醫務人員的一個奮鬥目標和應擔負的艱鉅任務。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0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