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嗜肝性病毒是百病之源

        「嗜肝性病毒」與人類的健康有密切關係,也是做成人類因疾病而死亡的直接或間接原因。「嗜肝性病毒是百病之源」,這提法根據臨床實踐是一點也不虛假。

嗜肝性病毒的危害

        人的一生健康狀態往往就是顯示了嗜肝性病毒在人體裡形成疾病的歷史。人的出生、成長、發育以至衰老、死亡的過程,無不與體內嗜肝性病毒感染息息相關。根據臨床觀察,人體不同階段的疾病,其實就是按照慢性肝炎的中醫分型,症狀不斷逐步加深、病情不斷在加重、病種不斷增加。臨床上患者的既往病史,常能展示該患者感染嗜肝性病毒後連串 “由淺入深、由表及裡” 的疾病過程。

        一般人以為肝病只是局限於肝臟,在目前醫學界對病毒病的認識愈來愈深刻的時候,這種觀念已經逐漸被改變了。其實;

(一) 嗜肝性病毒(包括肝炎病毒和其他嗜肝性病毒)可以感染人類,做成「病毒性肝炎」。臨床上可產生各種急、慢性肝炎的臨床症狀。

(二)  被感染的機體因慢性病毒性肝炎持續發展,肝機能逐漸失常,影響人體各系統、各器官功能失調,臨床上產生反复、多系統功能失調的臨床症狀。

(三)   肝臟機能失調進而導致肝外系統疾病形成;臨床上很多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嗜肝性病毒感染的結果。這裡包括了內、外、婦、產、兒、和皮膚諸科的不少常見病和多發病。

        這裡我們選擇了四個案例作簡介,目的是想說明臨床上不少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嗜肝性病毒病的肝外系統疾病。第一個案例是誤診為肺病咯血、第二個是誤診為膽石症、第三個是異常陰道出血、第四個是類風濕(其實是肝病的肝腎二虛型、骨營養不良)。各患者都有共同特征,就是(1) 臨床上有不同的慢性肝炎中醫分型的症狀; (2)肝區濁音界異常的體查結果。通過了系統中藥治療,患者得到臨床治愈。(案例中病者均已匿名)。

典型案例簡介

案例一;刁某(電腦編號023),女,65歲。曾在1973年診斷為肺結核病,因咯血嚴重且發現性質不明陰影,在1985年施行左側部份肺葉切除手術,活檢未發現異常。術後至今十余年來仍反覆慢性劇烈咳嗽,間咳血絲痰和多量咯血。

1998年6月初診,自訴反复咳嗽、多痰、氣短、咯血。有交替性便秘、腹瀉,常口乾、口苦、口咽乾涸而夜飲。近三年來又左膝關節反覆紅腫痛,功能障礙。體格檢查:極度消瘦,舌苔厚白,肝濁音界達肋緣下4.5cm。左膝關節輕度腫脹,膝關節內側明顯壓痛。下肢浮腫,指壓痕(+)。

服中藥6劑後咳嗽減少,痰白、量少,但肝已正常。再次覆診後第二天咯血數口,色鮮紅,量不多。囑續服原來中藥。2天後,咯血已止,以後續服中藥至6周,完成中藥療程,停藥時咳止,無痰,膝關節正常,僅蹲下起身時,間覺膝關節有微痛。

追蹤至今,除因外感4次覆診外,未有咳嗽、咯血。但肝亦均未見復發腫大。膝關節炎症亦未見復發。

 

案例二;王某 (電腦編號0487),男,39歲。高級警務人員。1992年5月間曾因全家(夫婦及兩子)均有慢性肝炎,在本診所經中藥治療已臨床治愈。但因公幹調職巴黎,後反覆困倦、失眠、胃納差、腹脹滿、濕熱肚痛、裡急後重、長期大便日數次、食後即解。在當地醫院檢查謂有膽石,故在當地醫院於一年前激光手術下取出膽石。但手術後,上述臨床症狀并無改善,疑為肝病復發。故回港中藥治療。

98年1月21日體查;肝大肋緣。服中藥三劑,食後即解症狀已緩解,睡眠好,腹脹、腹痛減輕,多屁、大便正常,日一次。肝已正常。共服中藥24劑後停中藥觀察。

案例三;程某(電腦編號2037),女,79歲。2000年1月12日初診,主訴十多年來反覆腰痛、經常便秘,下肢無力、行動障礙。數年來有反覆陰道出血、近半年來陰道出血頻密、量多。曾在某大醫院檢查切除子宮頸息肉,並曾施行診斷性刮宮,亦未尋找到原因。由於出血量較多,西醫建議子宮切除術。但家人以患者年老體弱拒絕手術。長期服用止血藥及高纖利大便藥物,仍反覆出血。量多時多次入院留醫治療。體查蒼老,消瘦,舌色絳紅,舌胖而乾,肋脅明顯畸形不對稱,肝區有叩擊痛,肝肋下1.5cm。

 

服中藥2劑後,體查叩診,肝已正常。再服中藥5劑後精神好,大便日3次,仍有陰道出血。12劑後出血量減,色淡,共服中藥2周血全止。已系統治療完成7周臨床治愈。停藥觀察,至今未見出血。

案例四;黃某 (電腦編號144),男,64歲。五金工模工人。1998年10月18日初診。自訴四年來全身四肢關節(除脊柱外)漸進性腫脹、痺痛,關節逐漸彊硬,功能受限,伸屈障礙以致手不能握拳,膝不能下蹲,手足無力,提重只約正常的1/2。且皮膚受涼後顏色變紫,肢體冰涼。發病後指、趾關節夜間疼痛劇,影響睡眠,內服止痛藥物亦不能止痛。伴氣短、失眠、易醒、尿色黃,極度疲乏,不能持續肢體活動。曾3次血液檢查未發現有肝病血液生化改變。已在某醫院x光檢查証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體格檢查;患者高度消瘦,膚色黧黑,步履欠暢,舌邊紅,舌心有灰白色薄苔,齒齦根部未見鉛線。腹舟狀,肝濁音界下緣於肋下4.5cm,肝區叩擊痛,各指關節腫脹,微壓痛,手功能受限不能伸直,亦未能握拳握物,四肢冰冷,下肢浮腫(+)。疑診為慢性肝炎引致肝腎二虛,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故按慢性肝炎中藥治療。

服中藥3劑期間有腹瀉,大便日1~2次,睡眠好,指關節疼痛明顯減輕,屈曲幅度改善,但仍倦,自覺仍氣短。肝肋緣,仍叩痛。指端冰冷,可握兩指。再服中藥3劑,指尖疼痛已止,仍未能握緊拳,肝已縮至正常。下肢無浮腫。

續服中藥至第2周,仍有氣短,但倦止,睡好,大便正常,尿黃減,指關節已明顯鬆解,手指伸屈功能明顯好轉,痺痛已止,但冰凍程度如舊,下蹲幅度明顯增加,下肢浮腫亦減輕。 第3周後已能逐漸握拳,執筆,提重物,自覺除四肢體位時間長時有麻痺感外,已無不適。續共服中藥六周,臨床治愈,停中藥觀察。

TKP-021

肝病與全身性疾病

        根據黃詠齊主編之《肝病與全身性疾病》(中國醫科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年11月版)一書,就介紹了肝病與全身性疾病關係。從大量臨床資料與學術研究資料,明確的証實了患上了肝炎後,機體的病理變化能引起各系統的疾病,例如肝源性肺病、肝源性心血管病、肝源性胃腸病、肝源性腎病、肝病源性血液病、肝源性代謝性疾病、肝源性神經精神病、肝病時內分泌失調和肝病的皮膚損害等。這些章節都詳盡總結出肝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重點敘述了肝與肝外病變同時存在的症狀、體征、診斷和防治。從書中資料不難証實,肝病晚期,能引起相應的、不同系統的病理損害,其實是嗜肝性病毒做成人類死亡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