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嗜肝性病毒病中醫分型之二「濕熱蒸騰型」 常見症狀之五 : 肝源性膽道疾患(三) 肝源性膽道出血

肝臟病變致血管與膽管相通,血液經膽道流進腸道,表現為上消化道出血,就稱肝源性胆道出血。肝源性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佔胆道出血的53 % ~70 %。

肝源性胆道出血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主要發病因素有很多種;炎症、結石、寄生蟲、腫瘤、血管病變均能導致胆道出血。而肝臟病理變化中的炎症、硬化、腫瘤(包括肝癌、腺瘤、海綿血管瘤)及胆管靜脈曲張都是胆道出血的病理基礎。而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肝內胆管炎。

嗜肝性病毒感染而發生病毒性肝炎除引起肝內胆管瀰漫性炎症外,門靜脈高壓及凝血機制障礙時,亦能使胆道粘膜有出血傾向。故常為胆道出血主要原因。

肝源性胆道出血常發生於較晚期肝病患者,故部分患者會有肝病病史、曾驗出抗原、抗體陽性和肝功異常。其臨床症狀一般均較典型;即黑便、腹痛和黃疸。黃疸的發生率可達60 % ~ 95 %,多隨腹痛、出血而反复出現。腹痛程度不一,輕者僅上腹不適、脹痛,脅痛。較嚴重者常為出血量多而迅速時,有噁心、嘔吐及較典型的胆狡痛。繼腹痛後每出現周期反复發作性嘔血或黑便,如出血量多,可發生心率快、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大汗等虛脫及失血性休克症狀。體征每伴發熱(併發感染)、肝濁音區異常 ( 腫大或縮小 ),胆囊腫大等。由於本病病情危重,出血量可能多而出血迅速會危及生命,應及早赴院就診免躭誤治療。

故及早有效的中藥系統治療急、慢性肝炎,應為預防肝源性胆道出血的唯一重要措施。部分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而伴有肝病患者,均宜控制出血後予以有效的系統中藥治療肝患,防止因肝病進展而再复發出血。

案例介紹 (續)

案例四  許某(電腦號0124),男、43歲。1998年9月初診。自訴膚色蒼黃,常皮膚搔痒。9年前有上腹痛史,曾於80年、86年、89年三次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反覆留醫。均經保守治療而止血出院。出院後數年長期內服胃藥,仍倦怠、食後腹脹、易腹瀉、噁心、脅痛和反复外感。近周來又因感冒服西藥後覺倦怠加劇,嗜睡、多汗、口咽乾涸、頭枕部疼痛。體查發育尚好,貧血面容,舌淡、舌胖齒印明顯,舌苔薄白,唇色蒼白、腹軟脹,肝大三公分。肝區叩擊痛,按壓右上腹深吸氣時痛較顯著,疑診嗜肝性病毒病合併胆道感染、出血。服中藥三劑肝仍大1.5cm,感冒症狀減,服中藥一周後肝已恢復正常,頭痛止,口乾減,仍倦怠,嗜睡。唇、舌色已較紅,無苔。共服中藥四周惜患者未完療程自停中藥。

案例五  黃某 (電腦編號2127),男,38歲。2000年5月7日初診,自訴反覆脘腹脹痛,痛劇需急診,後發現有膽石。於一年前膽石手術時曾驗出乙型肝炎帶菌。但膽石手術後仍極倦怠、嗜睡、常腰痛,久治不愈。現反覆鼻敏感,傷風,倦怠、嗜睡、納呆、腹脹、腹痛、便秘(約2~5天一次大便)、質硬結、有便血。體查;膚色鯬黑、蒼黃,虛胖,眼眶皮膚色素沉著,下瞼腫脹,明顯舌胖齒印、腹脹實、肝叩痛,肝大三公分。

        服中藥一劑翌日噁心、嘔吐,頭痛,續服中藥仍感噁心,但嘔吐止,有輕度頭痛,腹隱痛、大便稀,肛門灼熱刺痛。共服中藥三劑上述症狀消失,肝已正常。續服中藥一周,精神好倦止。服中藥2周時大便時有便血、量多,肛門灼熱,尿黃,肛檢未見肛裂、痔瘡。續服中藥至第三周後便血止。但仍間有腹痛、腹瀉,大便量多、稀爛呈濕熱便。鼻敏感、倦怠止,精神好。共服中藥六周系統治療,臨床治愈。故停藥觀察。

香港肝炎中藥製劑研究中心
主任醫師  黃國雄

2001年5月22日